第155章 宗族的力量(1 / 2)

胡里正管理武泰镇多年,与数任县太爷打过交道,心眼子比在场所有人加起来都多。

程大牛的心思虽然没写在脸上,看在他眼里,也跟直说没什么两样。

“这可是不得,”胡里正轻描淡写地打消程大牛等人的疑虑,“之前落户到武泰镇的灾民,头一晚也都是在宗祠中过渡。”

“总不能因为你们格外英勇,就睡荒郊野外吧?”

胡里正尽量减轻口音,还放慢了速度,听起来与关松的官话就很接近了。

不用白嫣翻译,程小棠也能听懂,不得不感慨姜还是老的辣。这话有没有水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明态度。

既然在宗祠过渡一晚是惯例,就不是需要偿还的人情。

关松也适时劝道:“那可不行,我回去没法跟县令大人交差。”

话说到这份上,程大牛与族长对视一眼,也不好再推辞,“那只能打扰了。”

一行人跟着胡里正,在围观百姓各式打量的眼神中,穿过镇中心的主街,来到了东边的胡氏宗祠。

远远看到灯火通明的宗祠,程族长就生出一股酸涩的羡慕。

都是族长,瞅瞅人家,再瞅瞅自己。

努力了大半辈子,最后连村长都没得当,实在愧对年幼时父母长辈的期待。

然而悲伤只属于他一人,程氏族人眼见武泰镇不比定阳镇差多少,心里都乐开了花。

繁华好啊,以后卖萝卜都能多赚几文钱。

胡氏一族作为泰安镇最大的宗族,宗祠不仅修得富丽堂皇,还附设学堂,让族人子弟在这里读书求学。

据胡里正介绍,这学堂是由胡大学士的祖父一力促成。

胡大学士一脉早已定居京城,却始终记挂着族人。每年都会派儿孙送银子和珍贵的书籍回来,让族中子弟更进一步。

程小棠以往只知道在古代宗族势力很强大,小到掌控族人的婚丧嫁娶,大到影响整个王朝的走向。

在逃荒路上,她见识过太多道德崩坏、伦理丧失的场景,感受并不深。

直到看到胡氏宗祠,才切身感受到宗族的凝聚力。一人得道,就会不遗余力地提携全族人。

若是有成才的后辈,又能得到反哺,从而生生不息。

众人毫不掩饰地露出惊叹且羡慕的神色,让胡里正很是受用。

不过因为关松的提点,他没有生出轻视之心,而是慈眉善目地表示胡氏学堂也接收非本族的学子。

只要通过入学考核,就能进入学堂。

“当然,束脩是要交的。”胡里正适时开了个玩笑,消融双方的生疏。

“里正老爷说笑了,若能进胡氏学堂,是孩子们求都求不来的福分。”一听到学堂,程族长立即将个人得失抛之脑后。

这可是教出过当朝大学士的胡氏族学,授业的夫子必定都是有才学之人。

程小棠期待地看向程天寿,“四哥,你要努力考进来呀。”

“为啥不是二哥?”程天寿皱起黝黑的脸,想到上学堂就浑身难受,“他才喜欢读书呢。”

“因为这是启蒙的学堂。”程天禄无奈地拍了下小弟的头。

程天寿嘟囔,“那让棠宝去,她最喜欢看书。”

“我也识字了,不用启蒙。”程小棠嘿嘿一笑,嘚瑟地晃了晃脑袋。

她又不能考状元,多看书可以了解大荣朝、拓宽知识面,更好地生活。

上学堂跟着要夫子们揣摩主考官、刷科举考题,对她来说就有些浪费生命了。

程小棠是实用主义者,比起做文章,更相信实践出真理。

胡里正耳尖地听到几个小孩的讨论,好奇地打量着奶声奶气的小丫头,“你才多大,已经识字了?”

“我马上要四岁啦。”程小棠不怕生,伸出四根手指,“认识一千多个字。”

她还打算给家里人扫盲,从未隐瞒识字这件事。

反正有无法亲自反驳的萧昀舒,遇事不决,都是他教的。

胡里正忍俊不禁,逗道:“哦,那不是比千字文还要多了?”

他最聪明的曾孙,三岁启蒙,七岁学完《诗经》,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神童,也是在四岁才将千字文认全。

“对呀。”程小棠认真地点头。

毕竟炎黄子孙,血脉里都自带繁简转化器。写有些费劲,认还是很快能适应的。

胡里正哈哈一笑,只当是童言童语。

程大牛原本想低调些,一看女儿的聪明才智被

最新小说: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我和你的重逢 遇柠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都羡慕哭了 耍赖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无限修改神豪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雪中春信 全球灾变:我从古树开始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