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沾光得了肥差(1 / 2)

胡景焕过的是九岁生辰,在武泰镇的风俗中被称为小寿辰,需要好好操办。

前些日子程天寿过生辰的时候,老程家入乡随俗,也办了几桌席面,让小寿星开心地吃撑了。

除了四个在学堂读书的孩子作为同窗受邀之外,程老太、程大牛夫妻、程三牛夫妻也作为孩子长辈,收到了胡里正的邀请。

若不是老程家人丁兴旺,一桌坐不下,两桌显得太殷勤,胡里正实在很想将一家子都给请来的。

前有崔县令,后有闵侍郎,都与老程家关系匪浅。

胡氏只有胡大学士一人出仕,在官场上毫无根基。而程天禄只要能考中进士,不说平步青云,也会有不少帮衬。

更重要的是老程家有程小棠,小小年纪就能得到圣上的嘉奖,未来不可限量。

这样的人家,不趁他们未发迹培养交情,他就白当胡氏族长这么多年。

可惜胡景焕还是个孩子,酒席的数量和规模不可越过长辈们。

管家将名册算来算去,又不能太怠慢其他亲朋好友和旧相识,最终将诚意体现在派了两辆马车去关凌村接人。

来接人的不是别人,正是杨氏最疼爱的亲弟弟,杨智明。

程小棠上次见杨智明,还是崔县令召集所有里正一起看打谷机演示的时候。

据应寒说他去隔壁州县卖图纸赚钱,也不敢多卖,整了一笔就跑。

与杨氏一脉相承的贪利又胆小。

这阵子忙得团团转,她对杨智明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只记得当初奶奶私下总说程文韬兄妹是被舅舅带坏的。

如今看着,倒是比当初装腔作势的酸书生模样好多了。

杨智明比之前圆润了一圈,笑着起来很是和气,“程大娘,大哥大嫂,姐姐姐夫,里正老爷让我来接你们去赴宴。”

“小明啊,怎么是你来?”杨氏听着觉得心酸不已,“你不是在县城做账房先生吗?”

她的弟弟,本该是做官老爷飞黄腾达的,为皇帝陛下效命。

却因为没钱读书,沦落到被区区一个里正使唤。

杨智明眼看杨氏眼眶泛红,生怕她说出什么话胡家的车夫听到,赶紧掏出一个荷包双手提给程老太。

“程大娘,先前在丰源县因为我的疏忽,弄丢了给阿韬买书的银子。前些天刚刚攒够,您老拿去给孩子们读书用。”

程老太意外地挑眉,荷包里大概有五两银子,就是她当初让杨氏还给公中的数目。

“你这孩子有心了。”

“阿韬拿着吧。”程老太将荷包转交给程文韬,拍了拍嘱咐道,“回头买些书本笔墨。”

程文韬难掩惊喜,“奶奶放心,我一定会的。”

程老太眼神复杂地打量着跟程大牛寒暄的杨智明,“好好读书,别辜负你舅舅的心意。”

当初杨智明被仙人跳,她最气的不是损失银子,而是身为舅舅,竟然带着年幼无知的亲外甥去茶楼听曲儿。

那钱程老太也没指望杨氏这个干啥啥不行的秀才女儿还,只是表达坚决的态度。

没想到最能作妖的杨智明,到了钱塘县后,倒是像模像样起来。

杨智明不仅还了五两银子,还给老程家人带了隔壁平江府的精致糕点。

伸手不打笑脸人,杨智明礼数这么周全,程大牛也不好用旧眼光看人,客气地关心对方的营生,询问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有幸得里正老爷看重,小弟如今不愁温饱,还能有些积蓄。”

他如今在胡氏县城里的布庄当账房先生,平时就住在布庄后面的小院里。

若是表现良好,主要是程小棠和程天禄有出息,杨智明不出几年就接替年迈体弱的老掌柜。

这与杨氏和程三莲对杨智明的期待相差十万八千里,二人不明白他为何放弃光宗耀祖,而去选择当一个低贱的商人。

还不是自己的买卖,只是帮胡氏做工。

这,这不跟仆人一样了么。

杨智明比她们两个清醒多了,他只是好吃懒做,不是蠢。

他早就知道自己不是读书那块料,从小被秀才爹压着背书写文章,那种痛苦害他现在还会做噩梦。

后来说要读书,也只是为了想让姐姐养着自己。

如今好不容易沾了程小棠的光,得到布庄账房的肥差,可比杨氏的三瓜俩枣强上数倍。

等以后当上掌柜,就不愁工钱和赏银,手下还能管几个伙计杂役,再娶上一妻两妾,日子不要太快活。

若真靠杨

最新小说: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都羡慕哭了 遇柠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无限修改神豪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雪中春信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全球灾变:我从古树开始进化 耍赖 我和你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