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开饭馆齐上阵(1 / 2)

首先是大房一家,各有各的忙。

谢玲花作为布庄的大掌柜,刚有些上手,就新接了一笔大单子,带着程美怡三姐妹忙得脚不沾地,完全脱不开身。

秋收结束后,程天福就跟家里人重提了做镖师的想法,谁劝都不好使。

恰逢前些天威远镖局有一趟往蜀中走的镖,临近腊月急缺人手,来找程大牛帮忙。

程大牛欣然应下,带上程天福一起感受最难走的蜀道,若是过后他仍旧坚定不改,就不再阻拦。

应董大娘子所托,顺道再带些精妙的蜀绣回来,为程氏布庄未来的绣坊做准备。

程天禄以榜首的成绩考入了临江书院,跟着袁山长游学中,大概要除夕前夕才能回来。

程天寿和程小棠倒是想帮忙,可惜白老夫子不准假。

二房这边,程二牛每日要巡视家里的地,已经是村里最忙的庄稼汉之一。

王氏和程大芳是后厨的主力,程二蓉要学刺绣,只能算半个人。

程三牛刚被胡里正推荐去隔壁县做手摇谷风车,一天七十文钱,还包吃住。

这么高的工钱,错过就很难再赚到。

就连原先总想到镇上住的杨氏,一想到饭馆的辛苦活和没拿到手的三倍分红,找借口说已经发现可疑之人,要留在布庄。

程老太琢磨了好几宿,决定亲自上阵。

同时让程铁牛夫妻俩顶上谢玲花的缺,到镇上饭馆多看多学,恶补怎么待人接客。

镇上总共有两条热闹的街道,老程家盘下的三层铺子就是贯穿南北的主街上,沿路两边有七八家卖各式吃食的饭馆酒楼。

这间店铺先前做的也是酒楼买卖,可惜老东家过世后,少东家与大厨爆发了激烈的矛盾,互相不相容。

最后大厨负气离开,酒楼的生意就此一蹶不振。

少东家觉得再亏下去也没意思,干脆就把铺子给卖了,起码能保住老本。

老程家接手后,只用彻底打扫一遍,改下桌椅的布置,再新买一批碗筷盘子,同福饭馆就可以开门做买卖了。

这名字是程小棠取的,接地气又顺口,遥遥致敬某个她喜爱的客栈,图个好兆头。

匾额由崔县令亲笔所写,飘逸潇洒,颇有些探花郎的风采。

更重要的是,县令大人的墨宝就是个金字招牌,即吸引客人,又能有效震慑镇上的地痞流氓。

同福饭馆主打北方特色,兼备钱塘县本地口味。

王氏在厨艺上很有天分,用有限的食材可以做出数十道不同的菜式。

这年头识字的百姓不多,虽然早就准备好了展示菜品的木牌,大堂招待的人也得把菜名和价格都背下来。

程小棠一放学,就能听到小叔在努力背菜名,宛如在背贯口,不得跟上道:“小店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

“停停停。”程铁牛一脸无奈地打断,“棠宝,咱家没这么多菜。”

什么熊掌鹿尾,普通百姓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

程小棠笑得两眼弯弯,“小叔,我是想给你找个节奏,记得快。”

“棠宝,啥叫节奏啊?”程天寿在边上听得津津有味,肚子都饿了,“我们去抓鸭子吧,我想吃鸭子了。”

程老太风风火火地走出来,赶鸭子一样地挥手道:“赶紧读书去,别添乱。”

“铁牛,背不完菜名,晚上不准吃饭。”

“娘,您可是我的亲娘啊——”程铁牛拉长了嗓子哀嚎道。

他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要背东西。

程大芳匆匆跑出来,“奶奶,娘说家里花椒不够,还得再买一升。”

正说着,方氏背着竹篓从外面回来,汇报道:“娘,笋干买到了,就是价格比上个月每斤贵了三文。”

“爹,你把我数好的鸡蛋放回去了!”程二蓉着急的声音从后厨传来。

萧崇爽朗的大嗓门穿透力极强,“二牛媳妇,这道羹汤比临安府的望仙楼还绝,一定要当招牌菜。”

“二婶,我跟棠宝也要吃!”

程天寿吸溜了下口水,拉着妹妹就往后厨跑。

萧韵舒将应寒和罗离借给老程家,两个人虽然没当过伙计,胜在身手矫捷还识字。

所有人忙得团团转,总算赶上了十一月的黄道吉日。

开张第一天,胡里正亲自带人捧场,给足了老程家面子。

其他人得知这是关凌村程氏开的店,也积极地跑来凑热闹。自从得到圣上

最新小说: 四合院之家和万事兴 大风水师 农家娇女赚钱忙 武道霸主 完美人生[重生] 画屏幽 我的成就有点抽象 武道天帝 全科医师 华娱:我能进入梦境捡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