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刘伯温之死(1 / 2)

“结党营私,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在朝堂之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的打击异己。”

“甚至借由皇上为借口,私下残害刘伯温。”

“爷爷,皇上若是视若无睹,坐以待毙,这大明的江山,还能姓朱吗?”

“要我说,这胡惟庸,死的一点都不冤。”

朱烨坐在朱元璋的身边,丝毫没有注意到朱元璋此时眼中的波澜。

这些事情,朱元璋多少念及情分,并没有把这些罪证一一列举出来。

也只有宫中个别之人,知道真相。

甚至就连刘伯温之死,除了朱元璋和锦衣卫,都没有旁人知道。

自己的孙儿,怎么就如此清楚。

“你怎么知道,刘伯温之死,是因为胡惟庸。”

朱元璋看着朱烨,神情分外严肃。

朱烨一愣,心道卧槽,刚才一激动竟然把前世看到的历史说出来了。

刘伯温的真正死因,在大明的时候,是被朱元璋严令禁止透露的。

自己竟然一激动就把这事儿给说出来了。

“能不知道吗,皇上派胡惟庸前去探望病中的刘伯温。”

“不过是小小的寒症罢了,至于在七天之内便让人一命呜呼吗?”

“就算民间的大夫再不济,也不至于让人因为一个寒症而死。”

“可是胡惟庸前脚刚去探视过刘伯温,没几日刘伯温就死了,这事让谁看,看不出蹊跷。”

“况且,这事胡惟庸做的如此明目张胆,甚至打着皇上的名义给刘伯温送药之事都毫不隐瞒。”

“刘伯温不是胡惟庸杀的,又会是谁!”

朱烨解释道。

“你又怎么知道,要杀刘伯温的人不是皇上呢。”

朱元璋此时手都是颤抖的,因为刘伯温的死,自己身上一直背负着骂名。

所有人都认为刘伯温是死在自己的手上,刘伯温喝下的那碗药,是他朱元璋让胡惟庸送去的。

可是,自己一生光明磊落,不屑于用这种手段杀了刘伯温。

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刘伯温的死跟他朱元璋无关。

此时朱烨说道真相,朱元璋岂能不激动。

“皇上若是真想杀了刘伯温,又怎么会容忍刘伯温告老还乡,荣归故里。”

“早在刘伯温提出离职之前便痛下杀手了。”

“刘伯温也是个忠心的,江山已定,自己便蛰居隐退。”

“若是皇上真的想要杀了刘伯温,又怎么会放任刘伯温自递辞呈,告老还乡。”

“胡惟庸与刘伯温积怨已久,之所以按捺不动,是因为他笃定皇上会对刘伯温下手。”

“可是胡惟庸没想到皇上会放过刘伯温,所以才会在私下,假借皇上的名义去给刘伯温送药。”

“这种举动显然没有把皇上放在眼里。”

“蔑视皇威,公然挑衅,陷皇上于不仁不义,害皇上背负民间骂名。”

“胡惟庸如此肆无忌惮,爷爷你说,皇上不杀胡惟庸,是等着他造反吗?”

朱烨揉了揉眉头,索性爷爷并不是外人,这些事情说了便说了。

“还有李善长,为了大兴土木,向信国公借兵三百人,隐瞒不报。”

“皇上本就因为胡惟庸的事情迁怒于他。”

“许是念及旧情,并没有因为胡惟庸的事情而牵连于李家。”

“可是李善长不但没有心生感激,有所收敛,反而视皇上于仇人。”

“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比起胡惟庸,这种人留下更是祸患,爷爷,换做是你的话,你会留下他吗?”

“你是留下一个处处掣肘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跳起来反攻的毒蛇。”

“还是斩草除根,不留祸患呢。”

朱烨看着朱元璋,目光咄咄逼人:“爷爷,换做是我,怕是也会和皇上一样作为。”

“那爷爷,会不会也觉得孙儿残忍呢。”

朱烨的眼中精光闪闪,身上的气势瞬息转变。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朱烨,仿佛看到了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

朱烨所言,句句直击自己内心深处。

好像隐藏深埋的种子,因为朱烨的话而破土而出。

朱元璋没想到,朱烨竟然会这般的理解自己。

是了,当初斩杀胡惟庸和李善长

最新小说: 穿入维京当霸主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唐时明月宋时关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超时空史记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