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直接问他(1 / 2)

不过天微微擦黑的功夫,第一批物资已经分发完毕。

除了粮草,还有不少马三保筹集来的药草,也都送到了百姓的手中。

看着门外的百姓冲着皇城的方向感恩戴德的歌颂朱元璋万福万安,朱烨倒是有些想爷爷了。

也不知道爷爷在皇城又过得如何。

朱烨缓缓的收回了心思,这两日朱权大概是在忙着调查军粮之事,整日的见不着人影。

除了陪着蓝玉恢复身体,朱烨就是时常去看看楚王。

如今的楚王身体已经有了起色,但是就是整个人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打不起精神来。

朱烨也只能干看着,毕竟开导楚王这活计,不该由他来做。

只能等朱权忙完再说。

日子倒是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没有了番邦的叨扰,朱烨在武昌城中过得也倒是安逸。

眼看着蓝玉的身体愈发的康复起来,朱烨明白自己的归期也要提上日程了。

只是他还有些放心不下朱权。

自从朱权去调查军粮的事情之后,这都半月有余,他竟是只见了朱权一面。

也只不过是匆匆打了个照面而已,朱权便又离开了。

两人竟是连句话都没说上。

朱权的繁忙,似乎昭示了这件事情没有表面上那般的简单。

不然也不会让朱权这般忙的不见人影。

可是与此同时,朱烨对朱棣的戒心也就慢慢放了下来。

若是朱权没能查出个所以然来,反而朱棣的嫌疑就更少了许多。

可是到底事不随人愿,朱权还是在朱烨打算离开武昌之前的一个夜晚带来了消息。

“军粮确实是从四哥的手中流出来的。”

昏暗的灯火下,朱权的脸上满是沉重。

这个结果他当然不想认同,可是无论他从哪个方向去调查,所有的线索都指向朱棣。

哪怕他查了又查,最后的结果还是证明他之前调查到的线索没有错。

看着眼窝深陷的朱权,朱烨突然有些不忍。

朱权这幅模样,显然是为了调查这件事情废了不少的心神。

最后这个结果,朱烨自己都不想接受,更不要提朱权这个燕王的亲弟弟了。

看着桌案上摆放着的证据,朱烨没有说话,反而径直上前翻看了起来。

朱权也不阻拦,只是自己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件事情不对,如果真的是燕王殿下所为,为什么又会留下这么多的线索,岂不是凭白让人多想?”

朱烨翻看着手中的纸张,越看下去越觉得不对劲。

这些线索不是同一时间查出来的。

可是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朱棣,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试问谁会做坏事把线索留的那么明显。

好像在昭告天下来抓我呀,这件坏事就是我干的一般。

朱烨自认为朱棣身为大明燕王,不会行事如此弱智。

那可是北平燕王,朱元璋的亲儿子,怎么会做这般毫无智商的事情。

“你是说,有人在陷害四哥?”

朱权的眼中升起一抹希翼,看向朱烨,再次确认的问道。

朱烨点头。

“可是那可是军粮,除了四哥,还有谁能动北平将士的粮草呢。”

朱权耸拉着脸,眼中的希望也被浇熄了去。

“难道燕王殿下的身边就没有什么亲信谋士了不成?”

朱烨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名字——姚广孝。

要说起姚广孝,朱烨可是深知此人在朱棣心目中的分量。

况且这姚广孝一直以来都不是善茬。

他与朱元璋不同,却又自命不凡,妄图效仿朱元璋,成为第二个洪武大帝。

纵使他这报复一生未能实现,可是姚广孝也是抵达了位及重臣的地步。

能让朱棣在其病逝后追赠荣国公,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

姚广孝堪称明代第一人,是除朱棣外,大明朝不二的存在。

姚广孝年轻的时候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比起朱元璋当初,起点就不知道高了多少。

不怕和尚吃斋念佛,就怕和尚想当皇上。

姚广孝向来觉得自己只是生不逢时,若是当初他处在朱元璋那个时期,这

最新小说: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明海贼 我在欧洲搞军工 大秦:我截胡玉漱,易小川破防了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