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冷清被救(1 / 2)

四国退兵的消息一路穿过大明国境,送到了皇城之中。

朱允熥手持那封军报,也不得不佩服。

以少胜多,这种胜仗,大明自开国以来也确实存在过。

可是以这种极低的伤亡,消耗了敌军一半的人马,简直堪称奇迹。

越是这样,朱允熥越是意识到自己和朱烨的差距。

他知道,这场胜仗背后的主使到底是何人。

不是远在黎国的汤和,更不是固守云城的汤軏。

而是……朱烨和沐惠。

开门关一战,早已经在朝中引起了翻天的热潮。

一部分人惊讶于弃关阻敌的决策,一部分人又迁怒于此。

整个朝堂,分成两派,各持一词,逼得朱允熥要疯。

“闭上嘴!”

实在不堪其扰,朱允熥猛喝一声,眼前的珠串也因为他的愤怒而不断的晃动着。

“你们一个个废物,若是真有能耐,朕早先遣兵的时候,为何没有人自荐取代汤和前往云城。”

“如今打了胜仗,你们倒是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

“敢情开门关外迎战敌军的不是你们。”

朱允熥虽然在登基皇位的事情上所作所为不是君子之行。

可是在国事上,他倒也不糊涂。

他明白若不是朱烨和沐惠在开门关外将敌军阻拦,怕是蔓延的战火真的烧起来,他们大明将家破人亡。

没有了大明,他这个皇位,又岂能继续稳坐。

到时候,恐怕不止他要万民声讨,怕是还要千古遗臭。

朱允熥看着殿中因为忌惮而跪在地上噤若寒蝉的众人,不知道怎的,胸前就涌起了一阵酸楚。

他有些后悔了。

有自己皇爷爷在世,他总高枕无忧,觉得治理天下,都不过而已。

可如今事到临头,他才明白,原来一国之君,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承担重任的。

更何况,他杀了……那么多的良将。

若不是大明无将可用,又怎么会致使大明经受如此之灾。

朱允熥甚至都不敢想象,若是没有汤和自请出战。

若是没有朱烨和沐惠守家卫国。

他如今……还能安安稳稳坐在这里吗。

可这种想法也不过只是一瞬间而已。

奉天殿内的沉默,让朱允熥的神思越发的清明了起来。

既然大明的危机已经解除了,那么……朱烨,绝对不能再任令统帅任何兵马了。

“此战大捷,汤家有功。”

“传旨汤和汤軏,收兵回朝,归京之日,另行封赏。”

朱允熥堵住奉天殿中众人心中的各种情绪,头都不回:“退朝。”

等他人离开了奉天殿后,这才朝着黄狗儿吩咐道:“去唤兵部尚书来见朕。”

黄狗儿走后,朱允熥便陷入了沉默。

偌大的宫殿内,只有他一个人,定睛看着面前的地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自从朱允熥登基以来,就特别不喜欢自己身边群星环绕一般的跟着太多人。

他倒是不担心安全问题,因为虽然明面上看上去只有他自己,实则宫殿内已经布好了暗卫。

只不过这些人,没有吩咐,不会露面。

兵部尚书尚未离开宫内,得知朱允熥召见,便马不停蹄的赶来觐见。

“微臣见过皇上。”

兵部尚书恭敬的跪在地上,没有朱允熥的吩咐也不敢抬头。

“你知道朕叫你前来,所谓何事吗?”

朱允熥的目光落在眼前佝偻着身子趴在地上的兵部尚书身上。

“微臣愚钝,还望皇上明示。”

兵部尚书垂着头,眼珠子在眼眶里滚了滚,谨慎的回答道。

“汤和不经圣令,擅自出兵,你兵部尚书,就无话可说?”

朱允熥眼神冰冷,那周身渗出来的寒气,让人忍不住身体僵硬。

“回皇上,汤和擅自领兵出征黎国,也是为了围魏救赵,理应……”

兵部尚书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朱允熥打断:“呵,那照兵部尚书的意思,难不成日后我大明的军将都可以随意无令遣兵了?”

听出了朱允熥的不悦,兵部尚书立马老老实实把头低得更很了:“臣并无此意,还请皇上明鉴”。

原本以为看在汤和有功的份

最新小说: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抗清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唐时明月宋时关 穿入维京当霸主 隋唐小纨绔 超时空史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