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效忠皇帝(1 / 2)

朱棣岂能不知道朱允熥的心思。

只不过时机尚且没有到,他就算装上一些时间也无妨。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为了一己必中,他都忍了那么多年了,也不在乎再多忍一些时日。

这次和秦王的战斗中,让他看到了火铳的威力。

之所以他当初愿意舍弃那么多的武器,上缴给朱允熥。

一来是为了放松朱允熥的警惕无疑。

但是二来也是因为朱棣如今眼中已经放不下那些武器了。

有了火铳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那些冷兵器,哪里还够看。

当初为了徐妙云前往皇城的路上,朱棣就已经接到了朱烨的消息。

等到时机到了,朱烨自然会再给他一批火铳和大量的火药。

所以朱棣才能这么配合,在朱允熥的面前如此放低姿态。

朱允熥觉得自己安插在朱棣身边的这道暗桩,实在是天衣无缝。

却不知道朱棣早已经知道了徐辉祖投入朱允熥麾下的事情。

虽然乍闻此事的时候,朱棣并不相信。

好歹徐辉祖是他的大舅哥,是徐妙云的亲哥哥。

怎么可能帮着朱允熥对付自己。

反倒是徐妙云对此,也只是微微惊诧之后便恢复了自然。

徐辉祖身为她的亲哥哥,她自然是了解的。

不同于徐增寿那般亲近自己。

这个哥哥自小为人谨慎,十足了像极了她已经病故的父亲。

愚忠愚孝这四个字,最能体现徐辉祖的为人。

出身名门的徐辉祖,并不像其他的将门之子一般纨绔无能。

反而从小就勤奋好学,熟知兵法,善于谋略。

只不过,为人耿直的太很,不知道变通。

从小受到徐达的熏陶,认定了一定要效忠皇帝。

徐达效忠朱元璋,是因为朱元璋的确是一个好皇帝。

虽然难免朱元璋年纪大了之后猜忌心重。

可是对于徐家,朱元璋真的是仁至义尽。

对于徐达,更是没话可说。

能够让朱元璋落泪的,这世上没有几人,徐达算是其中一个,这是何等的殊荣。

当然这也侧面说明了朱元璋和徐达的兄弟情义。

所以徐达对朱元璋自然是信服的,忠心的。

因此,从小耳濡目染的徐辉祖便谨记父亲的教育,一定要效忠君王,不得有异心。

而不得不说,徐辉祖也确实做到了如此。

只不过任徐达也好,朱元璋也好,都没想过,如今坐在皇位之上的人,却是朱允熥。

若是从君有善,徐辉祖无疑是君王麾下的得力干将,重用之才。

可是偏偏,如今的九五之尊,大明新帝,是朱允熥这样的人。

因此,出于对朱棣的忌惮,徐辉祖这种与朱棣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注定不会被重用。

也就只能被当做一个眼线暗桩使用了。

徐妙云很是惋惜,但是也知道自己大哥那种脾气,对于朱允熥的愚忠,劝也没用。

又或者说,不是对朱允熥,而是对大明皇帝的忠心。

无论是谁坐上那个皇位,她这个大哥都会尽忠尽效。

尤其是在想到自己大哥对亲弟弟的所作所为之后。

徐妙云是真的寒了心,因此也只把徐辉祖当成了徐家世子,朱允熥的走狗而已。

至徐增寿的事情之后,她和自己这个大哥,是真的做不到无话不说了。

事实证明,徐妙云确实比徐辉祖拎得清。

什么话该告诉徐辉祖,什么话不该说,徐妙云心知肚明。

因此,朱棣的消息,是徐妙云故意传达给徐辉祖的。

为的就是通过徐辉祖的口,传达给朱允熥。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朱允熥才会相信朱棣的确是真的旧疾复发。

只不过,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久。

谁也没想到最先揭竿而起的人,并不是朱棣,而是朱允熥早已经放下心来的朱烨。

就在一切暂时安宁下来的时候,一封来自凉国的书信,打破了暂时的宁静。

何凉骏见自己去书的信函一直没有得到回复,经过查探才知道,原来朱棣竟然把从秦王手中缴获的武器全部上缴给了朱允熥。

最新小说: 大明海贼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秦:我截胡玉漱,易小川破防了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十国江山风月 我在欧洲搞军工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