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还能怕他不成(1 / 2)

朱棣放心的下令让大军休息待命。

却没想到朱烨的提醒一语成谶。

朱棣所料没错,徐辉祖的确是刚刚战胜,没有精力去杀个回马枪。

可是这不代表徐辉祖不能派人前去。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徐辉祖在对朱棣发动进攻之前,便已经派遣了从周遭调遣而来的领将绕道朱棣大军的后方,以备偷袭。

被徐辉祖临时调遣的领将名为平安。

虽然取了个好寓意的名字,可是平安这人一点都不平安。

他是出了名的不服管教,打起仗来不要命。

也是因为一冲锋陷阵就收不住,也因此得罪了头上的将军。

将他发配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当了个守城的领将。

却不想徐辉祖听闻了此人的事迹,觉得这人放在眼下的战场上再合适不过。

不服管教?

如今他们有去都未必能回。

还管什么服不服管教。

能够打胜仗的兵便是好兵。

只要不怕死,他徐辉祖就敢用。

将平安调到身边来,徐辉祖亲自拨派了三万兵力给平安。

没有别的要求,就只让平安杀进朱棣军营之中,放开了闹。

而平安的确也没有辜负徐辉祖的信任。

紧紧凭借着三万的兵力,硬是把朱棣大军的后翼杀了个片甲不留。

平安自己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冲进军营里,直接将后翼的将领干翻在地。

少了领将的统率,群龙无首的后翼部队,不攻自破。

后翼的损失让朱棣勃然大怒。

他有些后悔竟然没有听从朱烨的提醒。

可是如今后翼尽失,后悔也来不及了。

勃然大怒的朱棣自然把苗头对准了徐增寿率领的主力军。

尽管朱烨反对,但是杀红了眼朱棣哪里能够听得进去。

徐增寿让他吃了这么大的亏,他的火气也被激发了出来。

“老子手握大军,难不成还能怕他不是。”

朱棣挥手下令,自己亲自便带了人马,冲着徐辉祖的大军而去。

可这场战斗并没有像是朱棣想象的那般顺利。

徐辉祖作为朱棣的大舅子,显然对朱棣的了解,不仅限于朱棣是他的妹夫这一点。

朱棣年幼时曾跟着徐达一起出征上战场,徐辉祖又何尝不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辉祖不仅仅只把朱棣当成了自己的妹夫。

朱棣于他来说,是妹夫,是战友,亦是对手。

朱棣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与徐辉祖兵戎相见。

缺不代表徐辉祖也没想过会有这么一日。

在徐辉祖年轻的时候,他父亲徐达就跟他分析过朱棣的性格和作风。

知道朱棣是个争强好胜不肯吃亏的主。

自己接连击溃了朱棣两次,朱棣若是不反扑,那就不是朱棣了。

所以徐辉祖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朱棣的后翼被摧毁之际,徐辉祖正带领着自己刚刚胜战的大军休整。

如今朱棣气势汹汹前来,徐辉祖早已经有所预料作出了应对。

知道朱棣善于使用阴招,所以徐辉祖便给朱棣来了一个见招拆招。

朱棣佯攻中军,徐辉祖便掩盖身份混入军中,直接冲着朱棣的侧翼前去。

他没打算和朱棣正面交锋。

按照他的计划,就是击溃朱棣的侧翼,直攻朱棣所在的中军。

如此一来,就算朱棣留有后手,后援前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只要指挥妥当,擒贼擒王,拿下朱棣不成问题。

而朱棣也没有辜负徐辉祖的期待,果然中计。

一时之间,原本胸有成竹的朱棣,在徐辉祖的算计下,竟然落入了下风。

战场上的情况十分的焦灼。

朱棣最大的失误,就是他对徐辉祖的印象仍旧停留在他大舅子的身份上。

他忘了,徐辉祖也是徐达的亲儿子。

这些年在朱棣的面前表现的不入流,也不过只是藏拙罢了。

身为臣子,不于高位者争锋,是徐家的组训。

倘若这个时候徐妙云在,也不会让朱棣如此轻敌。

可是徐妙云不在,朱棣也不知道原来他这个不显山

最新小说: 唐时明月宋时关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隋唐小纨绔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抗清 穿入维京当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