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刚开始开垦出来的土地较为贫瘠,种粮食收成也不好,至少需要养好几年,才能有一定的收成。 最为主要的是,以往地方上的土地数额相对固定,你家几口人,几亩地,衙门都一清二楚。 所以每一次来收税,那都是定好了的。 可你要是多开出了几亩地,那衙门里的人肯定会变着法子多收你的税。 实际上你开垦出来土地的收成,还没多缴纳的税收多呢。 你要是不交,那你的土地就会被收缴,可以说百忙一场。 因为开荒意味着额外所得,势必会被各方盯上,最终可能加重自己的负担,还会人财两空。 那些大户人家本身就不需要缴税,他们本身就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手段轻而易举地获得百姓伺候得很好的肥田,所以更没有开荒去弄瘦田的动力。 正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开荒的成本太高,百姓纵使无地可以耕种,也不愿意去开荒。 张云川现在则是要改变这一切。 他要鼓励百姓去开荒,他相信以百姓的勤劳,这些开荒出来的土地,只需要好好地施肥伺候,很快就能有所收成。 这土地多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百姓众多,土地不足的困境,还能增加粮食的产量。 当然了,鼓励需要一定的政策。 他决定推行三年免税的政策,凡是开荒出来的土地,三年内都是不需要缴纳任何的田税的。 而且鼓励商贸则是另一个解决百姓收入问题的项目。 可以让百姓去种植药材,种植蔬菜、让百姓去做一些小生意,可以让他们去当小商小贩。 只有从种粮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提供更为丰富的商品,才能让商贸变得繁盛。 只是很多事儿需要一步步的来,不仅仅需要各级衙门的扶持,也需要百姓的参与。 当百姓饭都吃不饱的时候,那说这些都是天方夜谭。 只有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那他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一些别的事儿。 杨青这位宁阳府知府实际上也是半路出家的。 他所说所讲,那都是张云川隔三差五将他们叫到一起,耳提面命教给他们的。 苏昂虽然听得稀里糊涂的,很多事情甚至还没想明白其中的关键诀窍,可他依然觉得张云川他们干的事儿,大有可为。 因为他们干的很多事儿,并不是在原有的一些东西上的修修补补,完全是另起炉灶,新的东西。 这些新的东西让他感觉到新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一旦做成,那对现有的很多东西,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可以说,宁阳府虽然刚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事,很多城镇村落都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摧毁。 可现在宁阳府非但没有变得萧条,反而是在废墟上,迸发出了让苏昂都感觉到吃惊的生机与活力。 这就像是大火焚毁过的山林,一场大雨后,无数的嫩芽正在从满是草木灰的土地上争先恐后地冒出来。 可以想象的是,很快这一片烧毁的山林,会再次变得郁郁葱葱。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