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芷宁把纸笔放到一边,“你从何处来,家是哪里人,我便不问了,待你重获自由后,你便回家吧。” 李聿低下脑袋,不发一言,盯着脚趾上的血痂,不知在想什么。 姜云笙把写好的药方递给萧芷宁,“姐姐,若是侯爷问起来,该如何说?” “便说我买了个仆人。”萧芷宁早就想好了,“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想来正是因为如此才被人欺负,若是他愿意留下,就留在我身边,也好替我照顾媛媛一二。” 李聿又抬起头看萧芷宁。 “媛媛是我的女儿。”萧芷宁眉目温柔,“还是个奶孩子。” 她抬手将他乱糟糟的发丝拢到肩后,“你若留在我身边陪伴媛媛一同长大,她喜欢你的话,想必会叫你一声小叔呢。” 繁霜在门外催促姜云笙,饭菜已经备好了,世子正等着。 姜云笙邀请萧芷宁一同前去。 “姐姐就不去了,你们小夫妻过七夕,我去了岂不是碍眼?”萧芷宁推着姜云笙,“快去吧,和翊儿好好说话。” 姜云笙见她态度坚决,便没有再继续,跟着繁霜往正房小院走去。 原本还淅淅沥沥的下着下雨,这会儿暮色四合,雨倒是停了。 繁霜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说,“小姐,世子这次备了好些东西,想必你见了心中定会欢喜一些。” 她原本也不喜欢那倨傲世子,只是方才从那边回来,看到了其中光景,心中对他的印象终于有了些许改观。 姜云笙正思索着容问青的事,漫不经心道:“能有多欢喜?不过都是故作姿态,惹人心烦罢了。” 回廊上亮起暖黄色的灯,姜云笙沿着一路往前,光线变得更加亮了些许。 繁霜出声提醒,“小姐,世子在那边。” 说罢,她躬身退了回去。 姜云笙往前又走了几步,看清眼前事物后,脚步停在台阶上。 整个院子挂满了花灯,有小鱼的,蝴蝶的,形态各异,将院子照得很亮。 萧翊风一袭靛青色衣裳,腰缠青玉带,黑发尽束,站在花灯中负手而立,看着台阶上的姜云笙。 他眉眼都是笑意,上前朝姜云笙伸出手,“都说七夕要穿针,本世子觉得那样太无趣,便为你安排了这些花灯,也算是给织女娘娘看的。” 姜云笙的视线从他带着期许的双目落到他的掌心,却没有抬手搭上去,“七夕当是有情人过的,世子对我,有何种感情?” 萧翊风手指蜷缩,收回手去握成拳头,目光不知该往哪放,“这个嘛......” “吃饭吧。”姜云笙打断他的话,迈下台阶从他的身边错身而过,“边吃边说。” 二人对坐,萧翊风斟了一杯酒递给她,“今日你我就好好吃一顿饭,别的什么都别提。” 姜云笙接过来,“好。” 她低头夹菜,眉目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愈发迷人。 萧翊风放下筷子,“伸手。” 姜云笙抬眼,“做什么?” “先前端午,你那根五彩手绳实在是太丑了,配不上你。”萧翊风伸出手去,“我送你一个更好的东西。” 姜云笙不为所动。 她越是这般冷静,萧翊风心中就愈发紧张。 他兀自握住姜云笙的手腕,为她套上一个青玉镯子,镯子上缠着几道银环,环下还坠着几根被磨成竹节形状的玉。 “你我成亲数月,我并未送过你什么东西。”萧翊风握着她纤细的手腕,“这玉镯,是当年匈奴朝贡大丰,皇帝赏赐给侯府的,我今日便送给你,你可得好生戴着。” 他说着说着,声音就有些艰涩起来,不敢抬眼看姜云笙。 镯子套在手腕上,冰冰凉凉,一直窜进姜云笙的皮肤里。 她盯着那个镯子,形状美好,做工精致,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明明是这般珍贵的东西,她的心里却是激不起半点波澜。 这个镯子在她的眼里就像一个锁铐,一旦戴上,就意味着她和萧翊风之间的牵绊不会消失,甚至还会将自己困在他的身边更久。 萧翊风见她不说话,便顺势握住她的手,“待明年七夕,我送你更好的。” 姜云笙回过神,嘴角扬起一抹柔和的笑,“谢谢世子。” 萧翊风却是剑眉微蹙,“你我成亲这么久,还叫我世子?” 姜云笙凝视他的双眼,“不若世子先改口?” 萧翊风神色微怔,眼前的人是他的妻,那声“娘子”却是如鲠在喉。 他从来没有亲昵的唤过谁,就连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