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还在。 所以这晋王朱棡到时候都已经死掉了,又怎么可能会在朱元璋死后威胁到他孙子的皇位呢? 在众多藩王之中,实际上也就到了最后只有朱棣,对朱元璋孙子的皇位会有危险。 毕竟老二和老三,这两个朱元璋的儿子都会死在朱元璋的前面。 所以朱棡活不到后面,就不可能造反,那么傅友德也就不可能帮一个死人去造反。 也就没有了帮谁造反的可能。 这样一个将才,便也可以因此而留下。 所以想到这里,朱允熥这才开口对朱元璋说: “皇爷爷,我知道你在忌惮什么,但是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朱元璋疑惑地说:“哦?那你说说看。” 朱允熥说:“傅友德虽说贪得无厌,但这种人稍加管教,也并非不可约束。说到底,武将终究是武将。比那些脑子灵活的文官,要好对付的多。 所以我认为,只要未来的储君,未来的皇帝,有一定的能力,是完全可以压制住这些五官的。就比如父亲朱标,他不是就能够完全做到吗?” 听到朱允熥的话,朱元璋沉默了良久。 旋即说:“咱就怕未来的皇帝镇不住啊。” 他说这话的时候,看着的是朱允熥。 其实他自己表达的,就是担心朱允熥以后镇不住武官。 朱允熥却说:“总会有方法的,若是连一个区区武将都镇不住,何以执掌天下?若是如此那这坐皇位之人,未免太不堪了。 您就算是为他铺好了所有的路,说不准,也会是一个功亏一篑的局面。说到底,与其帮人铺好路,还不如踏踏实实的让这个人拥有自己去闯出一条路的能力。 毕竟未来瞬息万变,只有真正的自己拥有了能力,才能够一条路走下去。要是靠着长辈铺路,显然是走不长远的。” 这一番话可以说是直接说到了朱元璋的内心,朱元璋激动的看着朱允熥,他真的很想说朱允熥说的对。 因为他看了史书之后,朱允炆不就是朱允熥说的这个下场吗? 史书之上,朱元璋给朱允炆铺好了所有的路,可朱允炆呢? 只因自己一些骚操作而行差踏错,把朱元璋给他建立的一切,全部都毁灭,并且拱手让人。 这让朱元璋每次想起来,都无比的愤怒啊。 沉默了良久的朱元璋,郑重的点了点头说: “你说的对,是咱格局还是小了,这路啊,咱可以铺的又宽敞又平坦,可却不能一铺到底!终究最后还是需要自己去走啊…… 若是走惯了平坦而宽敞的路,面对了一条没有路的荆棘塞途,需要自己去开辟的时候,岂不是就不会了?” 朱元璋自问自答一般说着,接着他站起来,双手背在身后: “既然如此,这傅友德便不杀。不过依你之看,应当如何处理才是?” 朱允熥想了想说:“这人既然贪得无厌爱慕虚荣,那么便给他做一些警示,敲打一下他。” 朱元璋此刻颇为在意朱允熥的看法,毕竟朱允熥刚才说的那一番话,确实让他觉得有道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人开阔出道路,不如教人如何去开辟道路。 杀掉一个可堪大用的将才,不如教自己的后人如何去降服这个将才。 所以朱元璋迫切的想知道,朱允熥会如何给自己建议去处理傅友德。 朱允熥想了想,这才认真的说道: “赏罚并行,先按照他的功劳给他论功行赏,事后又对他做出的一些不好的事情进行处罚。既然他爱慕虚荣,贪恋享福,那就让他去苦寒之地做任务。” 朱元璋说:“苦寒之地做任务?” 朱允熥点头说:“不错,北边的战事虽然平息了,但是燕王朱棣手下的兵马,想必也损失严重。不如这样,让傅友德前往北方苦寒之地招兵买马,训练兵卒。 在那样的一个苦寒之地,他想要享乐,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皇爷爷也要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训练出一只能够遵守北方边疆的军队。 这样一来,他会更加的辛苦,这便是作为给他的一个警醒和惩罚。同时,由他在北方招兵买马训练兵卒,可以有效的遏制燕王朱棣的势力发展。 您既然想要在孙子之中选出继承人,那么这些各地的藩王,就不得不防范。燕王朱棣虽说如今还稍显嫩作,但其能够展示出来的军事才能着实不低。 若是再由他自己在自己的地盘招兵买马训练兵卒的话,那么他又会训练出一支只效忠于他的士兵。这绝对,对未来的皇帝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而让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