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朱元璋对朱允炆已经完全的失去了耐心,便淡淡的开口说道: “不要以为这件事情,和你没有关系,咱不是傻子,这么久不上朝,一上朝就针对允熥,你可真是个好二哥呀。” 朱允炆赶紧跪在地上。 他没有想到这一次,居然会弄巧成拙到这个地步, 本来想要将朱允熥打压下去,从而以关心百姓生死这件事情,重新获得朱元璋的重视。 却万万没想到,起到了如此的一个反效果。 朱元璋显然也确实很生气,经过这么多事情。他彻底看清了朱允炆。 这个人不仅无用,而且还坏,明明脑子就不怎么好,却偏要心机深沉,用各种手段想要去伤害别人。 可每一次都是害人害己。 对于这样的一个存在,像朱元璋这样的开国大佬又怎么会容许? 更别说以后将皇位给他! 于是朱元璋便冷冷的开口说: “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再到早朝上去,任何朝政事务你都不许参加。” 朱允炆脸色惨白,瘫坐在地上。 这一刻的他仿佛,听到朱元璋亲口告诉他,不会立他为皇储君。 这简直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而与此同时,朱元璋又看向朱允熥,朱允熥在如此绝境之下,还能够逆风翻盘,并且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想让户部压榨工人。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心思正派,看重百姓,而且能力很强的存在。 经过这么多事情,朱元璋不得不承认朱允熥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自己还要强。 起码就今天这个事情,换做是自己的话,或许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绝不会像朱允熥这样完美的反击。 所以朱元璋已经决定,过一段时间便当众封朱允熥为皇太孙。 相信此刻,朱允熥所展现出来的不凡,已经能够让文武百官们折服。 起码武官们,是绝对折服的。 纵然文官之中有人不服,他也相信朱允熥会有办法让他们服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露出了笑容,看到自己后继有人,总算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自从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可以说是每天都在忧愁继承人的问题。 如今,不仅有了好的选择,而且这个被自己看好的继承人能力还如此的卓越。 甚至可能会超越曾经的朱标,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朱元璋高兴的事情。 此刻的朱元璋看朱允熥,那是当真是宝贝。 便开口说:“允熥啊,你的王府,咱让户部继续给你扩建。” 朱允通说:“”不必了,皇爷爷,这王府其实我已经很满意了,不需要规模太大。” 朱元璋一愣,旋即叹了口气,说: “如此,岂不是委屈你了?” 朱允熥笑着摇了摇头,而朱元璋也不再多说什么。 反正他已经下定决心,过段时间就立朱允熥为皇太孙。 到时候朱允熥便要入主东宫,而吕氏和朱允炆就得离开东宫。 偌大的东宫,总比吴王府要好得多。 “罢了,你既然觉得可以,那便先在这里住着吧。” 他这句话其实已经透露出来了一些意思,说的是先在这里住着,摆明了不久的将来,朱允熥便会离开这里。 只是大家都没有听出来而已。 接着朱元璋又说: “这户部没了尚书,便有了一个空缺。允熥,你觉得让谁来任职比较好?” 朱允熥想了想,便直接看向了户部主事张山。 随即对朱元璋说:“皇爷爷,这户部主事张山,虽然之前被迫在修建王府期间,对工人们进行了一些压榨。 但其实属无奈,而这一次协助孙儿,也算是将功补过。而且从他梳理的账目,以及其协助我揭露户部尚书的嘴脸这一点来看,他的能力是足够的。 所以我觉得,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举荐他来做户部尚书。” 听到这话,在场的官员们都有些震惊,区区一个六品的主事,一跃成为一个二品的尚书。 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呀。 朱元璋觉得朱允聪说的有道理,主要也是给朱允熥面子,便直接,点头说: “好,咱就封户部主事张山,为户部尚书。” 张山闻言激动地跪在地上:“臣叩谢陛下,臣叩谢三皇孙殿下。” 朱允熥和朱元璋都微微点了点头,旋即朱允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