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4. 第344章 改变和迁都真的很烦人
设置

第344章 改变和迁都真的很烦人(2 / 3)


在做的那些事,全都不许做的,只能留在后宫照顾孩子,那时应该怎么办?

沈冬素见人心浮动,便抽空召集女官们开了个会,郑重地向她们保证,未来会改变,但也是往好的方向变。

凌王坚持迁都幽州,是要将天下变成幽州,是要实行幽州律,而不是将幽州变成另一个长安。

你们担心会变,长安的人更担心。你们不能在动荡还未来之时,自己先乱了阵脚,而是做好准备,去应对未来的改变、动荡。

女子为官确实是史无前例,但她既然已经开了这个例,且幽州人已经看到女官、女医护带来的好处,那就不可能长安的官员一反对,便将她们所做的功劳抹除。

不光是她们,所有的权贵、官员、士族、寒门子弟,全都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要做的是团结一致,打破禁锢,为天下女子,闯出一条全新的路来

这次会议很有用,陈落雪等人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你够有用,够有实力,有更多的人支持,一些反对的声音终究会被抹去。

也许这条路很漫长,很难走,但她们已经在凌王妃的带领下走了上来,那就要坚持走到底,不怕万难。

沈冬素为女官们列下未来三年她们要做的事,那就是将朝廷百官不重视的部分,重视起来。

像妇幼保健,提高人口,减少婴幼儿夭折率,给女子提供更多的岗位。

特别是在农村,女子若能挣钱,能养活家人,那家族地位相对会提高不少。

相对地,女子的家族地位提高了,也会支持女儿晚几年嫁人,支持女儿学一门手艺,而不是将女儿视为赔钱货

大力推广女医护、女子技术学校、训练能跟随军队远征的女医护,提高全民卫生习惯,特别是偏远山区,瘟疫爆发高的地区,将瘟疫彻底扼杀

她说一条,陈落雪等人就记一条,这些事情也许一年、两年看不到成果,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天下人定会看到女官们的功劳,认可女官的存在。

至于万书阁、墨门学院等机构,同样也在担心,他们不被长安的权贵所容,这些人沈冬素可没有去安慰他们。

你们又不是小姑娘,还需要人安抚一下。本王妃给了你们一个登上舞台的机会,能不能长久地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得靠你们自己去争取。

就像她跟陈落雪说的,未来的幽州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好。

她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大夏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士族门阀必将没落。

权贵的能力必被削弱,寒门崛起正当时,旧的东西势必被打破,而新生的东西你们能不能抓住,就看你们自己的能力了。

哪怕到了今日,沈冬素依旧有着很清醒的认知,就是她在医学上面能称得上专业,在这个时代,美食方面,她也能当个师父。

但别的行业,她只配当指路人,连领路人都做不到。

而凌墨萧越是信任她,她越不敢乱指挥,同时在幽州苟发展多年,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全新的东西,你不能在它没成长之前将它曝光,那样会有很多外力来阻碍它成长。

只有让它默默长成,能震慑万物,能有自保的能力,才能将它公之于众。

就像蝉在漆黑的地下埋了多年,只有结茧重生,长出翅膀,才会飞到地面。

沈冬素知道长安好边在全力反对迁都,同时那些人因为害怕凌墨萧,不敢怪责于他。

那就要为他这妄为的行动找个借口来怪罪,也就是找个人背锅。而她明显很合适。

定是凌王妃蛊惑了凌王,相信这样的话在长安已经传遍了。

她以前不怕得罪那些权贵,现在更不可能怕,管你们说什么,你们闹得越欢,凌墨萧越能认清,长安和幽州哪个更适合做京师。

凌墨萧本来就嫌弃长安的那些人,恨不得将长安的权贵、士族、门阀打碎了重捏。

前有先帝被废帝害死之事,这事废帝党自然是参与了的。

再有凌王和废帝长安一战,这些人要么作壁上观,要么明着站废帝这边,凌墨萧虽然事后没有追责。

因为他一心要回幽州去打高丽。但你们再闹腾下去,把他彻底惹火了,那情况就不好说了。

所以沈冬素一点也没将长安那边视为压力,倒是听说太皇太后,呃,她是真长寿啊!

一年之内送走三个后人,先帝、太子、废帝,她还活得好好的。

她是最支持凌墨萧迁都的,但她的要求是,要优先建她的宫殿,并且她要最早一批到幽州。

同时劝凌墨萧,没道理称帝之后,后宫还只有一个女人。

之前她送去的那些女人,你看不上也没关系,但首次选秀,得她来把关。

再则如今都反对迁都,但卢家是支持他的,只要他重用卢家,有卢家支持,迁都的事要顺利很多

凌墨萧很耐心地听她说完,然后表示幽州的后宫还得几年建,且幽州太冷不适合老人居住,太皇太后先安心在长安住着,等后宫建好后再来接她。

同时明显表示,他登基后当以国事为重,外敌未灭,内患未除,他没有心思选秀,选秀的事不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