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4. 第375章 太皇太后要来幽州
设置

第375章 太皇太后要来幽州(3 / 4)


而已!

谢大将军永远记得,自己一家初进城时脸上的表情。

离幽州还甚远,沿途的官道两旁安装的油灯,彻夜长明,如同一条指路的火龙指向京城。

远处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烟囱,是炼铁炼钢的,去年送往凉州的那批新武器,全是那里面炼造出来的。

巨大高耸的钟楼,辽阔平坦的广场,巍峨的城墙,一排排由老式投石机变成的新式炮台,瞭望塔上可旋转的望远镜……

只是外城能见的东西,已经让人目不暇接,而一进城,看到从未见过的有轨马车道,能拉几十人的大马车,速度还极快。

进进出出的百姓,人人脸上洋溢着精神和幸福,这是边关百姓脸上从未出现过的表情。

宽阔的马路,如同城中城一般的学院城区,皇后还特地让女官带领谢夫人和她的女儿们,去医护学院、墨门学院、万书阁等地参观。

陛下也派人带领谢大将军一家,和凉州大小官吏,去基地参观海军战舰。

更不提京城那吃不尽的美食,欣赏不过来的潮流衣裳、首饰,逛不完的百货街。

天竺的黄金和宝石,南洋群岛的香料和珊瑚,倭岛和高丽的精棉、银器,胡人的皮革,各种琉璃器、美玉、丝绸……

好像整个天下的精美商品,都汇聚在幽州城一样。

大广场附近的茶楼,随处可听到书生们高谈阔论,画书、话本子、戏剧写手、雕刻师、乐师等等年轻的艺术家们,拿着自己的作品,请人欣赏的画面随处可见。

在阶级分明的长安城,很难看到这么鲜活的画面。

拍卖行中发出的宛如精致工艺品一样的画册,能被其他州城贵女当收藏品保管,而在这里,是隔几天都会更新。

彩画栩栩如生,新推出的香水、胭脂、首饰、瓷器等等。

全新的杂志、报纸更是让人舍不得离手,凉州那边也有京城传过去的杂志和报纸,可都晚上一个多月。

凉州人看来最新式的东西,其实在京城早就落伍了。

最让谢家女感叹的,幽州没有男女大防,女子一样能坦荡地逛街,上茶楼。

每天傍晚时分,医学院放学后,身着统一白衣的女学生们,成了街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但她们极受人尊重,没有男人会用淫荡的眼神去看她们,而是赞扬和骄傲。

据说家中有医学院的女学生,那这个家会成为四方街邻最尊重的人家,因为未来他家的女儿,或许会随军征战,或许会随女官去偏远的州城行医。

皇后娘娘对女医护极为厚待,成功考上医学院的女学生,不光包食宿和四季衣裳,还给优秀生发放高额奖学金。

毕业之后的工作,也是有编制的。若能进军区医院,那待遇比某些官吏还要好。就算是去偏远乡镇行医,医学生跟女官一体,同样待遇极丰。

百姓之间流传一句话,好儿郎当海军,好姑娘当医护。

这让谢夫人很是诧异,因为以前长安的年轻女子们,都以高嫁为荣。至于权贵之女,自不用说,都以能进宫为荣。

没想到陛下不纳妃,绝了贵女们进宫的念想,反而让女子们多了别的路,更宽阔的路。

至于好儿郎当海军这一点,则让谢大将军感叹连连,谁能想到,几年前兵还是百姓口中的‘丘八’,百姓惧兵如惧匪。

而自陛下登基之后,这一点已经完全扭转,百姓不再惧怕征兵,当兵不再是让人恐惧的事。

反而是光荣,是荣耀。特别是幽州海军,征招条件极为严苛,百姓戏言,比科举还严。

科举从没听说,老子犯了事,儿子不让科考的。而征兵就这么严,不光是老子,三代以内,有作奸犯科之事,就不能参加征兵。

越是这么严,百姓越以儿郎能进海军为荣。可以说,谁家有一个海军,简直比家里有秀才还光荣。

谢大将军最喜欢的是墨门学院,他已经带着儿孙来看好几趟了,皇上特旨,对别的权贵不开放的区域,特对谢大将军开放。

谢家人算是大开眼界,不光看到新式武器,各种火药和炮台,弩弓、长枪、铠甲、改良的马蹬等等。

还有新式的工、农具,铁犁、爬犁、独轮车、水车,甚至连还在研发的抽水机半成品,也给谢大将军看了。

凉州缺水啊!一听跟水有关,谢家人都竖着耳朵听,再一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研发成功,因为缺少一种材料,皇后说大洋彼岸的国度才有。

谢家人又急切起来,既然知道哪里有,赶紧去找啊!

这抽水机真研制成功了,整个凉州,不,整个西北都不缺水了啊!

白师父很是好心地请他们去参观成品药研究,可惜谢家人看不懂,没什么兴趣。但他们还是被医院的各式医疗工具震惊到。

当听说,皇后娘娘曾说过,一些偏远地方的医师,治疗手段像屠夫。

谢家人只觉惭愧,因为就凉州现在的医疗条件,跟幽州城,还是像屠夫。

也就去年蔡女官带领医护团队过去之后,才渐渐有所改观。

谢大将军在农科院也舍不得挪脚,莫修谨感谢当初在凉州谢大将军的招待,亲自带领他参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