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跟凌墨萧笑说,看到没有,皇家子弟出个门,百官都觉得是大事。
这个时代,皇上想知道外面的事,全靠官员的折子。
若过个几代,咱们的儿孙连宫门都没出过,什么都靠朝臣上报,对大夏真正情况一无所知,那也太悲哀了。
凌墨萧开始还不信,怎么可能?百官再强势,也不敢如此糊弄皇帝。
冬素便将前世明朝中后期几代帝王的事,改成小故事简单跟凌墨萧说了说,听到连春祭这种大事。
观礼的百姓都是官员让人假扮的,某一帝王三十年未出过宫门,不上朝,不祭祀,什么都由官员代办。
凌墨萧只觉匪夷所思,可这话是冬素亲口说出来的,那又不可能是假的。
他不禁想到先帝,一辈子都想将皇权从士族手中夺回来,手段无所用之不及,纵容皇后戕害后宫妃嫔和皇子皇女。
挑拨士族对立,拉拢权贵跟士族作对等等手段,可结果是,几十年过去,上面人斗得你死我活,下方百姓苦不堪言。
四方小国都敢来挑衅大夏,而先帝,一年当中除了祭祀,也是出不了宫的。
自从登基之后,都未出过皇城。
凌墨萧不禁陷入了沉思。
冬素点到为止,又接着说大哥的婚礼。听着宫人报信,已经出发接亲了。
因新人要到宫里谢恩,之后再回沈府拜堂。
冬素和凌墨萧早就换好正装,小三宝也没留在后宫,冬素抱着他去前殿接受新人谢恩。
礼不能废,谢恩时她是皇后,谢恩之后,她就是妹妹。
皇后给的是赏赐,妹妹送的是礼物。一对上好的翡翠头面,她亲手给陈落雪戴上镯子。
这个时代新娘子的妆容很是夸张,整个脸都涂得雪白,再画上细眉红唇,不过在金灿灿的婚冠,和大红的嫁衣映衬下,倒显得妆容很高级,不寡淡。
冬素真诚地赞道:“嫂嫂真美。”
哪怕妆容厚,还是能看出来,陈落雪羞红了脸。她看一眼皇上,见皇上并没有因皇后当众唤她嫂嫂而不悦。
这才行礼回道:“多谢娘娘赞誉。”
冬素很像想普通农家小姑子一样,打趣一下大哥和大嫂,可如今她的身份自然不允许她这么做。
只轻笑着对沈林钟道了句:“大哥以后要对嫂嫂好,愿你们夫妻和睦,恩爱绵长,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沈林钟看向妹妹的眼神永远是温柔的,握起陈落雪的手,重重点头道:“谢娘娘吉言。”
谢恩礼很快就完成了,送走新人后,冬素也准备去沈府观礼了。
这次没带三宝,怕婚礼现场太吵吓到他。除了留下嬷嬷和宫女照顾,她还特地留了一个信任的女官。
自从出了施姑姑事件,看孩子的事情上面,她对谁都有戒心,只有自己的心腹女官和家人,她才放心。
和凌墨萧到沈府的时候,大哥带着所有宾客迎到府门前,虽然皇上一再说免去俗礼,可沈家人没有因皇上的重视而废去礼节。
礼不可废,是莫修谨再三叮嘱沈家人的,万不可让皇上觉得,沈家人恃宠而骄,让御史钻了空子,给皇后娘娘添麻烦。
拜堂之后,凌墨萧在男客宴坐,给沈爷爷、沈父敬酒。今日来客极多,凡是排得上号的权贵、士族都到场了。
还有一些是从北境别的州城赶来的,即是巴结正当红的宜安侯,也是为了见皇上一面。
冬素的女客宴上更堪,才坐下来还没跟二姨母、大麦姐说上两句话,沈冬月牵着孩子才要来行礼,就有贵妇排着队前来敬酒。
以前那些矜持端庄,眼高于底的士族夫人们,如今也不得不放下架子,给皇后娘娘行大礼。
帝、后这几年,没用多少武力,但用另一种更温和,却如钝刀子割肉一般的方式,彻底将士族从云端扯到地面。
今日向一个农家子出身的宜安侯低头,从此之后,士族鼎盛了数百年的辉煌,彻底不复存在。
冬素和凌墨萧没在沈府待太久,他俩在不管是客人还是主人都不自在。冬素本来吃几口菜和二姨母几人说几句话就走的。
结果被仲阳带到偏院,同来的还有大宝和小宝,另有青牛守着门。
冬素瞬间来了兴致,学他们的模样,好像要做坏事一样,低头小声道:
“这是要做什么?去偷看新娘子吗?”
仲阳满头黑线,青牛在一旁憋笑,只觉皇后堂姐跟小时候一样爱玩。
“姐你想看嫂子还用偷看吗?直接去看就成了。”
冬素摸摸鼻子,笑道:“带着孩子呢,不合适。”
大人们偷看新娘子,是为了看吗?是为了偷听好吗?农村新人成亲,偷听墙角的多的很。
大宝忙问:“母后,为什么带我们不合适?我们不能看舅母吗?”
仲阳忙打断:“等你们长大就知道了。姐,是阿爷让我带你来的”
正说着,就看到阿爷沾了面粉的手在廊下挥道:“快进来。”
几人忙过去一看,屋里阿爷已经烧好了一锅鲜鱼汤,在火灶上咕嘟咕嘟滚着,鲜香味把宴席上的美味佳肴都给比下去了,旁边一大盆切好的手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