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逍遥小少爷
  4. 第17章 红顶书生的初恋
设置

第17章 红顶书生的初恋(1 / 2)


三义城有四条大街,呈“井”字型交错着。聚风楼就在“井”字正中央。小街小道很多。今年三义城有三件喜事:风岚剑宗十年一度的广收弟子大会;三义城美食节,邀请了德丰郡十八府三百多个县的大酒楼,名饭店,名厨大掌勺来参加美食大赛;距三义城北面十里处有座三仙山,山下有座庙,庙里有三件乐器:钟、鼓、六弦琴。每五年,三仙山上空就会有三仙虚影出现,在那儿论道,声传千里。为时三天三夜。当鼓响三通,琴音传五调,晨钟震九声,仙音妙语传。

慕名而来的各方人士云集而来。了不凡每天到城主府帮忙,主要是打茶倒水,传盘斟酒,递纸磨墨,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静元,静喜俩货则流连于各种素食糕点、香茶馒头间。静海还俗,欲寻天心道。小时吃不饱喝不好,到了枫叶寺更是粗茶淡饭,清菜素面。静海还俗后在枫林寺还保持戒五荤三厌,现在在三义城彻底的开放了。静元、静喜开始两天跟静海一起吃喝,见静海吃香喝辣的很是不平。后来就不跟他在一起吃。了正纯也带队参加美食大赛。了正纯请静海、静元、静喜吃了一次免费大餐。

风岚剑宗招徒大会将近,派出了不少弟子协助刘城主。了不凡彻底放松了。这天了不凡,静海师兄弟逛街來到一处山庄(涵苑山庄)。这山庄已远离热闹喧嚣,风景优美,静谧高雅。平时生意也不错,大都是文人雅士,才子佳人,富商贵人光顾的场所。这几天倒是冷清了许多。这四货来到酒楼三层,两人品茶,两人喝酒。不远处传来优美的乐声。静海仔细一听,笛声,六弦琴声,琵琶声,三音合奏。了不凡,静元、静喜三个人听得如醉如痴。静海悄悄地下楼,循着乐声寻了过去。

凉亭边小桥流水,树影婆娑,草坪绿意盎然。几个年轻的姑娘在那儿奏乐赏花,品茗斟酒。这三音合奏实在太美妙,红娘子忍不住取出瑶琴附和起来。

一曲毕,静海双手合十率先开口道:“阿弥陀佛,贫僧有礼,各位施主好雅兴。”

手抚六弦琴的姑娘正要起身,却见吹笛的姑娘(牛惠燕)把笛子一收开口道:“哟哟哟,你这书生打扮,却口宣佛号,到底是书生还是和尚?”

静海:“姑娘说的都对,是和尚也是书生。”姑娘们面面相觑。弹六弦琴的姑娘(杨芳华)缓缓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道:“公子琴音如天籁,说的话却让人不解。”

静海道:“我原本是和尚,后来还俗成书生。有位高人说我与佛无缘,当不得和尚,让我还俗学道,就变成了现在的书生模样。我还俗不久,以前的僧人之礼未改,勿怪,勿怪,善哉善哉。”

几个姑娘听了“噗嗤”掩嘴而笑。杨莲香道:“公子的瑶琴声声沁人心,想是有世外高人相扶助。”

静海:“姑娘果然聪明敏慧,好眼力。确有一高僧指点我,不过却不肯收我为徒,真是人生一憾事。”

弹琵琶的姑娘(郭敏燕)道:“公子琴音优美,可否再合奏一曲?”

静海道:“贫僧法号静海,别名红顶书生,却是我师尊取的名。我一师弟给我取个外号红娘子。能与三位姑娘合奏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这红娘子见了漂亮的姑娘变傻了,什么都往外说。

杨芳华:“小女子杨芳华,我公子贵姓?”

静海:“我自幼便无父母,被一个老乞丐收养,后来被一个小偷帮派捉去当小偷。我经常偷不到东西,他们就打我。有一次被打得半死,眼看活不成了,被丢到乱坟岗,幸被我师父救回,当了和尚。不然早就尸骨无存了。”

牛惠燕:“公子挺可怜的,请过来喝杯茶。我叫牛惠燕。”

静海:“多谢燕子姑娘。”

第二天静海又到了涵苑山庄。还是一样的清静。却只有杨芳华独自弹六弦琴。静海跟她合奏了一曲。歌曰:“空谷幽兰花正艳,芳菲长留我心间。蝶儿双双舞春辉,暖风习习醉心田。

俩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这天静海便央求了正纯为媒去杨家提亲。杨家父母也正带着一帮厨师掌勺的来参加美食节。杨家是德丰郡广凌府一大家族的一分支。杨芳华父母初见静海时也满心欢喜,得知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又当过和尚就浑身难受。拒绝了。

静海不甘心,又托赛黑锅马勇杰为媒去提亲。好说歹说就是不同意。静海很伤心。了不凡不忍静海消沉,就去磨刘城主。刘明被缠得有点烦,心里想这小子怎么变了样,为一个朋友磨我去当媒人。也罢,这辈子也没当过媒人,就当尝尝鲜,体验一下当媒人的感觉,也是一种历练,积点阴德。

杨芳华的父亲杨怀仁见来说媒的是三义城城主,风岚剑宗的真传弟子多少给他个面子。就说要是静海三十年内能成就金丹,就把女儿嫁给他。静海看到了希望,了不凡也高兴,刘城主也倍感有面子。

繁华落尽终须别,杨芳华一家人要回广凌府。静海、刘芳华在涵苑山庄话别离。本来俩人就情愁难断,却从一小船上飘来幽怨的歌声。歌曰:风雨悄然歇,彩虹水中斜,佳人艳如花,相映甲天下。飞花落水别,缘尽水中月,劝君莫贪杯,来世再相约。听得杨芳华泪如雨下。

静海取瑶琴和而歌,一旁歌女唱道:“月儿圆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