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93章
张大爷依旧在村口架着牛车,头顶的草帽也换成了毡笠,驾着车嘴里念叨着世道不好,说今年冬天不好过,骂狗娘养的官差收粮像蝗虫。冬日坐在牛车上,寒风总是有些刺骨的。
杨二原听着的张大爷的话,但也没搭腔,只是帮怀里的小姑娘围紧脖子上的毛领,轻声问道:“冷不冷?”
安今精致的小脸被一圈柔软的兔毛围着,只露出如玉质般温润光滑的面颊。她脖子围着的是杨二原从山上打下得野兔皮毛,专门到镇上找人制成了围领,冬天带着好看又暖和。
此时被男人搂在怀里,挡住了大半的风,安今倒是没感觉到冷,她摇摇头,“不冷。”
杨二原倒没再说什么,摸到她的手有些凉,便放到自己怀里暖着。张大爷赶着牛车,余光瞧着他们小两口亲昵,倒也没再抱怨世事艰难,感叹道:“二原今年过年也热闹哦,来年再添个小娃娃,日子就更热闹喽。”谈起这个,杨二原身上泛起一阵暖意。
往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冬季,大雪将他困在那三寸茅屋,打开院门入眼也是光秃的山头,被单调冷色的雪所覆盖的村舍,万物俱籁,毫无生机。甚至整个漫长的冬季他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等开春他重新上山打猎,遇到同村人的招呼,他才发现他好像说不出话了。不过他一向寡言,旁人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没过多久,失语的症状又自个好了。
而今年的冬日不再是寂静无声,一片单调冷色。有了个闹腾她久点就生闷气离他远远的,睡着后又不自觉地钻进他的怀里的小姑娘,院里也有了叽叽喳喳的小鸡,日后说不定还会有一两个孩子。杨二原神情愈发柔和,心里也多了几分隐秘的期待。那日,他并非不知她那兄嫂是在讹他,但他知道,要是他不答应,她活不下去。
或许被饿死尸骨被灾民分而食之,被卖到其他什么腌膳地方。所以他心软了。
反正领个人回来陪他说说话也好。
而现在杨二原只庆幸,那时他身上恰好有那二两银子。临近年节,安今本以为镇上会极为热闹,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摆摊的商贩少了许多,却多了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
亲眼目睹一个卖吃食的摊贩被一群乞丐冲上去疯抢,安今也真切的体会到张大爷口中的冬天不好过。
原来不止村里日子不好过,镇上同样也是如此。家里的米面粮油都不缺,眼见镇上也不安稳,两人没有多闲逛,只是随意买了些年货便早早归家了。
瞧到外面的乱象,安今也才知道目前安稳的日子有多来之不易。除夕夜,本该是阖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而他们的小院一如既然的安静。
不过门口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窗上也都贴了漂亮的窗花,虽然只有两个人,但也丝毫不冷清,室内一片温馨惬意。炕烧得屋里暖烘烘,安今刚洗漱完没有多久,枕在男人膝上,问道:“原哥,我们明天要去杨家那拜年吗?”
杨二原拿着梳子,梳着妻子散落下来的秀发,烛光照映在男人轮廓分明的面上,隐隐绰绰,眉间的那道疤也看不真切了。“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安今抬眸道:“那我们就不去了吧。”
就算去了,杨母杨父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的,年夜饭也没叫他们,根本也没把他们当作亲人,生怕他们多吃他们一口饭。“嗯。”
安今摸了摸自己干得差不多了的头发,“好了,我们睡觉吧。”男人眉眼带笑,结实的手臂也揽上了妻子纤细柔软的腰肢。村里的爆竹声响了一宿,直到后半夜才堪堪消停。事实证明两人不像去杨家那,但是杨家人却会主动找上门来。大年初一,每家每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杨四原也那么堂而皇之的进来了。“二哥。”
杨四原寒冬腊月还是穿着飘逸的长衫,手里还抱着他半岁的儿子。杨耀祖长大了很多,依旧是胖的看不清五官,鼻头下面还流着晶莹的液体,腮帮时不时鼓动着,嘴里像是在嗦着糖,所以见到杨二原倒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大声哭闹。
杨二原正在铲着院子里的积雪,抬眸他们父子俩,声音毫无起伏,听不出情绪,“你怎么来了?”
“我好不容易归家一趟,来看看二哥。”
杨四原唇边擒着温润的笑,他说着话,余光却在扫视院里,想去寻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倩影。
杨二原面无表情,“看完了吗?”
这明显赶客的话叫杨四原笑容微僵,心里也有些发虚,不过面上却不显,故作无奈道:“二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一家人,昨晚年夜饭你没来,今早也没有回家,爹娘也十分想念你。”
杨二原不为所动,若是之前他或许还会维持着虚情假意的亲情,但他有了妻子,有了自己的家,也愈发不耐对付这群人。“今个是初一,二哥带二嫂回家一趟吧。”杨四原顺势自然问道:“哦对了,二嫂呢?”“她还没起。”
闻言杨四原微愣,这个点了还没起?
他早也不是青葱懵懂的少年,自然也能知道为什么。脑子莫名想到些画面,杨四原浑身一热。
自从见了这个二嫂,他回到书院里便茶饭不思,书也读不进去,同舍友人高谈哪个花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