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书听着这些议论,心中却难以平静。他知道,周岚虽然杀人过多,但他的悲剧也是由那些害死富商的人所引发的。
律法无情,他作为捕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岚被行刑,却无法保住他的性命。
行刑结束后,李子书默默地回到了捕头府。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心情五味杂陈。罗沁月见状,便走进房间,轻声安抚他。
“子书,我知道你心里难受。”罗沁月温柔地说道:“但律法就是律法,我们谁也不能改变。你已经尽力了,不要太过自责。”
李子书叹了口气,他看着罗沁月,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罗沁月都会陪在他身边,给予他支持和安慰。
就在这个时候,李子书的一名手下匆匆走了进来,带来了一个消息:北方怀城出现了旱灾,不少百姓吃不饱饭,甚至有人被饿死。
李子书闻言,立刻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旱灾对于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救援。
他决定亲自前往怀城,查看灾情,并想办法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
“沁月,我要去怀城看看。”李子书看着罗沁月,语气坚定地说道。
罗沁月闻言,有些担忧地看着他:“子书,那边现在很危险,你去会不会有事啊?”
李子书摇了摇头,他安慰罗沁月道:“放心吧,我会小心的。而且,我有责任去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你不能跟我一起去,那边太危险了。”
而,在罗沁月多番说服之下,李子书只好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匆匆收拾行装,乘坐着马车,踏上了前往怀城的征途。路途颠簸,但众人的心却比路更不平静。
随着距离怀城越来越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祥的气息,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就在一个拐弯处,马车猛然停下,外面传来嘈杂的喧闹声。
李子书掀开窗帘,只见不远处,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正疯狂地追赶着一辆华丽的马车。
那马车显然也是急于逃离,但奈何马匹已显疲惫,速度渐缓。更糟糕的是,马夫不知何时被拽下了马车,被一群难民踩踏,哀嚎声不绝于耳。
“快!我们得下去帮忙!”罗沁月话音未落,已率先跳下马车,李子书紧随其后,其余人也纷纷响应。
他们刚靠近,就见那马车上的帘子被风吹开,露出一位女子惊恐的面容,那女子正是当朝丞相之女——徐月禾。
徐月禾,一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此刻却孤身一人面对这群疯狂的难民,她的眼中既有恐惧,也有不屈。
她试图用言语安抚,但饥饿与绝望早已让这些难民失去了理智。
眼见徐月禾即将被拖下马车,罗沁月大喝一声:“住手!”随即冲入人群,李子书和其他人也迅速加入,试图阻止这场悲剧。
徐月禾见有人相助,心中稍安,但她也知道,仅凭这几人之力,难以抵挡众多难民。
她咬紧牙关,从马车内抽出一根细长的鞭子,开始与那些难民周旋。她的动作虽不如江湖高手那般流畅,但每一击都精准有力,显然是有些功底的。
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是面对一群失去理智的难民。不久,徐月禾的脸上便被划伤,血迹斑斑,但她依然坚持着,不愿屈服。
眼见徐月禾,那位丞相府的千金,就要被一群衣衫褴褛、面目狰狞的难民拖走,李子书的心猛地一紧。
他来不及多想,身形一闪,如同猎豹般扑向那个正紧紧拽住徐月禾手腕的难民。
只听“砰”的一声,那人应声倒地,手中的力道瞬间松开,徐月禾趁机挣脱,踉跄几步,险些摔倒。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周围的难民,他们原本就因饥饿和绝望而变得暴躁不安,此刻更是像一群被激怒的野兽,纷纷向李子书扑来。
李子书眼疾手快,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短刀,寒光一闪,精准地划伤了其中一个难民的手臂。鲜血溅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铁锈味。
“都给我站住!”李子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与你们为敌。但如果你们再敢胡来,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那些难民被李子书的气势所震慑,纷纷停下脚步,面面相觑,不敢再轻举妄动。
李子书趁机走到徐月禾身边,关切地问道:“徐小姐,你没事吧?有没有受伤?”
徐月禾脸色苍白,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强。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我没事,只是擦伤。谢谢你,李公子。”
从徐月禾的口中,李子书得知了她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
原来,怀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灾,百姓生活困苦,朝廷虽然派来了赈灾物资,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到达。
徐月禾作为丞相之女,心系百姓,便亲自带着一批粮食和银两前来赈灾,却不料半路上遭遇了这群难民。
“这些粮食和银两,本是用来救命的,没想到却成了祸根。”徐月禾苦笑一声,看向那些难民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
当徐月禾从那些难民的魔爪中挣脱,踉跄着站稳时,她的婢女早已泣不成声,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