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班超在西域因功封侯,而其功主要在戎武方面,遂留下了一‘投笔从戎’成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也是班超所留。”
“在刘庄时,班超便被派往西域为使,其率领部下到达了西域鄯善国。在班超初至时,鄯善王对班超等人礼敬甚奋,可突然某天就变了态度,怠慢疏懈起来。”
“班超猜测其中肯定有原因,他向部下分析是北匈奴的使者到了鄯善国,让鄯善王犹豫不决,不知是该投北匈奴,还是继续顺从大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前后不一的态度。”
“班超诈了一番侍奉他们的胡人,从胡人那确认了猜想,随后他便与部下定计,干掉到了鄯善国的北匈奴使者,正是在此时说出了那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在计谋定下的那一晚上,班超和部下门成功将北匈奴使者全数击杀,而他们一行人才三十六人,北匈奴使团却有上百人之多。”
“此战过后,班超提着北匈奴使者的头给鄯善王看,让鄯善王大惊失色,整个鄯善国震恐,再不敢在东汉和北匈奴之间横跳,表示愿意归附东汉朝廷。”
始皇道“有勇有谋,真人杰也!”
在别国之地,将另一强国的使团给干掉,逼别国表态,可谓胆大包天。
这些汉使果然很会整事!
李念道“班超之后继续在西域活动,打出了赫赫威名,在西域取得了极高威望,所以在刘炟裁撤西域都护府,下诏撤军时,疏勒人和于窴人才不愿班超离去。”
“既是班超在那得人心,也是有他这个猛人在,才能抵抗住北匈奴对他们的侵害。”
“因于窴人挽留,班超留在了西域,也正是因班超留下来,才没让东汉因刘炟的诏令,在西域失去控制权。”
“要是刘炟强行把班超给召回,东汉对西域会有一段控制真空期,那会让北匈奴迅速控制西域,而得到西域诸国补给的北匈奴,甚至有可能再现昔日匈奴之雄风,重新成为东汉强敌。”
“臣所言那种情况在当时已有发生,在西域都护府裁撤、驻守汉军离开后,原本受东汉控制的一些地区便丢失了,有些直到后来也没拿回。”
若无班超,那丢失的将更多,就算东汉实力强,后来想要重新控制西域,花费的力气也将更大。
“由于很多汉军从西域撤走,班超手上并无多少汉军,因而他便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控制西域。”
“即他用愿意跟随他的西域诸国组建军队,然后去打击那些不臣服东汉或在西域作乱的国邦,这种方式既不用东汉出多少力,还能有效控制西域。”
“刘炟也很不错,担忧班超在西域人手不足,曾派汉军增援班超,尽管每次都不多。”
“直到刘炟去世时,乃至刘炟去世后,班超还在西域待了多年,其在西域横跨了三朝,在刘肇即位、窦太后临朝称制时,班超仍有极大作为。”
班超也是东汉的三朝老臣,可惜他常年在西域,没在洛阳,要是在洛阳,指不定也能门生故吏遍天下。
当然,若班超在洛阳,也就没有了在西域取得的那些成就。
始皇帝从李念话中又听到了“太后”、“称制”,且这姓氏还有些熟,感情这汉朝和姓“窦”的孽缘不清了是吧?
始皇道“刘炟之过莫非还有导致后宫和外戚干政?”
李念点头“正是!刘炟颇为宠爱他的皇后,也由此而宠信皇后出身的窦家,但估计刘炟也没想到在他离世后,他的皇后会搞出这么大动静,毕竟刘炟离世时才三十三岁。”
“东汉有‘六后临朝’之事,而刘炟的皇后,章德窦皇后便是第一位,即她开启了东汉后宫干政的先例,被刘秀、刘庄一直打压的后宫和外戚,从此抬了头,直至东汉灭亡。”
“关于刘炟英年早逝的原因,史书未曾记明,因此在后世有一些猜想,认为他是被章德窦皇后伙同其他人给谋害。”
“因为在史书中有一记载,说刘炟在位时有一名叫‘郭举’的侍中,此人与后宫私通,与其私通者可能是章德窦皇后。”
“某天,郭举在后宫私通时被刘炟撞见,郭举竟拔刀威吓刘炟。”
“然后,刘炟在章和二年便去世了,反而郭举还活得好好的,在章德窦皇后临朝称制后还颇为受宠。”
“于是,后世便有人猜测与郭举私通者是章德窦皇后。”
“在被刘炟发现私通后,害怕被刘炟处死,章德窦皇后等人便决定先发制人,抢先一步害死了刘炟。”
蒙恬问道“那为何刘炟在发现时,未将他们处死?”
李念答道“有人认为是刘炟太宠爱章德窦皇后,一时心软,像章德窦皇后无所出,刘炟便过继了一名贵人所生之子与她,并将此子立为太子。”
“也有人认为可能是顾忌章德窦皇后和郭举身后的势力太大,一时之间无法全数根除,刘炟想徐徐图之,郭举是郭圣通侄孙,章德窦皇后也势力不俗,只是刘炟还没等到时机成熟,便先被害。”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对刘炟之死的一些猜测,但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刘炟没能像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限制住后宫和外戚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