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岳父是李世民
  4. 第六百一十八章 立冬
设置

第六百一十八章 立冬(2 / 3)


之后,便走在乡野,看到有人家在忙碌着准备过冬的准备。

反倒是骊山在这个立冬时节与众不同,他们正在嗮稻谷。

稻谷是在夏天八月时收了麦子之后种下的,现在正是骊山收获稻谷的时候。

李世民捧起一把嗮在地上的稻谷,端详着。

这里的村民倒也不介意这种情况,毕竟能够进村子里的外人都不是坏人。

他们不认识天可汗,但知晓这位人物经常与上官仪来看工厂,就连上官仪都要对他恭恭敬敬,村民便不会去计较。

李世民又放下手中的稻谷,“这稻米长得并不好,也难得这小子每年都种。”

陪在一旁的尉迟恭回道:“陛下,是否告知魏王殿下。”

说着话语,尉迟恭还背着一个包袱,这个包袱很重,因为包袱中就是烧出来精铜。

李世民抬眼看向骊山上,“朕听闻青雀近日沉迷锻铁,就不去打扰他了,与他说不如去找张阳。”

“喏!”

立冬时节要吃面,张阳给孩子做了羊肉葱油面,再熬了一锅鸡汤,将炖烂的鸡肉分给孩子们。

张阳往鸡汤上撒了一些葱花。

杨婶脚步匆匆而来,“县侯,陛下来了。”

端着手中的这碗鸡汤还没喝下口,便听到了屋外的话语声。

“朕听闻你往西域送了不少铁器过去,那些铁器做什么用的。”

一时间又没了心情喝鸡汤,孩子们从高到矮整齐坐在一排吸熘着碗中的葱油面,这是她们在骊山养成的好习惯,平时都要站得整齐,坐得整齐,上课跑步都一样。

看孩子们一个不少,整齐地喊着父皇,这让李世民心情大好。

再看他们的碗中那油亮的面条,这些孩子吃得香,顿时觉得自己也饿了。

张阳端着手中的鸡汤,皇帝就站在眼前,不知道此刻该如何下嘴,将碗递上,又啧舌道:“陛下,喝汤。”

这个问候方式应该还不错吧。

李世民低头看了眼,“骊山竟然还有葱?”

张阳回道:“自家温室种的。”

“这鸡汤朕就不喝了,敬德你喝。”

尉迟恭行礼道:“谢陛下。”

张阳将手中这碗鸡汤交给眼前的大将军,尉迟恭双手接过,一口将整碗鸡汤喝完。

尉迟恭擦了擦嘴,“嗯,爽快!”

张阳又给他倒了一碗浓茶,“鸡汤虽好,但也腻,喝一口浓茶解腻正好。”

“多谢。”

尉迟恭接过浓茶,一口喝完又道:“嗯,爽快!”

还是一样的话,这尉迟大将军喝汤喝茶喝酒都一个样,不愧是我大唐勐将,嗯,爽快!

李世民从锅中捞出一碗面条,将这里当自己家一样地拿起快子,便吃了起来。

本来锅里的面条剩的就不多,剩下的那些本来是留给自己的,看着皇帝将余下的全部吃完,张阳心中惆怅,恶毒的天可汗呐!让不让人好好吃饭了。

天可汗再次拿出他穷横的姿态,就这么大鸣大放地坐在别人家门口吃着饭食。

“你送去西域的东西那些铁器是什么?”

张阳一手摇着扇子,在山头望向远处,迟疑了好一会儿回道:“裴行俭他们在西域孤军深入,虽有朝中帮衬,他们在西域深处生活困苦,我只是希望可以改善一番他们生活,送去都是厨具罢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你倒是会在乎自己的人手。”

“我等皆是陛下的臣子,我只是让部下活得更好一些,让他们生活质量更好一些。”

“当真?”

“陛下不信就算了。”

君臣俩人彼此都不信任对方,这不妨碍君臣一起合谋与分赃。

“带朕去看看你的温室。”

将碗中的面条吃完,李世民抹了抹嘴,像是在回味还咽下一口唾沫,空碗放到了尉迟恭的手中。

天可汗来到温室旁,一个琉璃顶的温室就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打开门,见到其中郁郁葱葱的绿色,李世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朕一直以为,你自清贫而来不会自甘堕落,如今想来你也不过如此。”

言语中带着一些鄙夷,皇帝的目光满是嫉妒与羡慕,他走入温室中,伸手拂过一片葱,好似在确认,冬日里这般绿色是不是幻觉。

再抬头看时,李世民眼中多了几分纠结,“好好的一个琉璃顶,你为何要……”

张阳抬首道:“东缺一块,西少一片,像被狗啃过一样是吧。”

“嗯。”

李世民正色点头,对这个女婿的审美感到了担忧。

不过他本就是一个怪人,怪人有奇怪的癖好,还有奇怪的品位,这就不奇怪了。

在这个骊山的新家走了一圈,发现和去年夏天没变化。

“朕这一次在陇西祭祖,来时便让车驾先回去了,出来走一走看一看。”

张阳揣着手道:“陛下能够走入乡间,看看这水土与人情,实乃大唐一件幸事。”

“幸事?”

“没错,有道是我们从群众中来,陛下当年也是群众的一员,自然要回归群众,了解我们最质朴的大唐风情,了解最广大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