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岳父是李世民
  4. 第六百六十四章 从不亏本的骊山
设置

第六百六十四章 从不亏本的骊山(3 / 3)


三个孩子都是常事。

只要中原更加强大,收复高句丽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是张大安读史书学来的经验,一直以来高句丽就是这样,中原强大他们就会附庸,当中原动荡,他们就会划地割据,甚至会北上。

张大安心里相信只要辽东足够富裕,朝中就会重视辽东,往后不论历朝历代,都会知晓辽东的重要性。

如此一来便是长治久安,张大安才会觉得此番来辽东三年,不算白费。

“禀长史,骊山的银钱到了,一共两千贯。”

“哈哈哈!”张大安朗声一笑,“将那八千石煤全部送去骊山。”

“喏!”

四位县丞脸上都带着笑容,辽东有很多的煤石,若是这些煤石都卖出去,可以带来多少银钱,他们在辽东呆了这么多年,这里苦寒贫瘠,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银钱。

张大安又道:“走水路吧,轻便一些。”

“喏。”四位县丞齐声道。

“慢着。”见他们要离开,张大安又叮嘱道:“耕种之事还要继续盯着,光是卖煤石只会坐吃山空,长久之计还要重视耕种,不可怠慢了。”

“我等领命。”

见张大安没有其他的嘱咐,这四位县丞才快步离开。

经略辽东之后,张大安才知道,这里的煤铁矿之丰富,难怪兄长如此重视辽东,还为此给辽东送来了这么多银钱补助。

张大安想到来到辽东第一年与第二年,这辽东几度经营不下去,好在有骊山的支持。

如今想到辽东的财富,张大安便觉得骊山还真是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骊山也能出钱帮助辽东,但需要辽东给予矿场,骊山不会白要,也会给钱,但价钱更低。

官衙经过修缮之后也好了不少,辽东没有郡守,长史统领这里的事务。

张大安又给骊山写了一份书信,交给了门外的壮士。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