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余晖。” 商容再也喝不下申公豹的茶水,冷声道:“还请先生说明白,今日若是不说明白,怕先生医馆再也开不下去!” 商容一心为商,怎么会容忍申公豹如此诋毁大商? 申公豹见着把商容怒意激化差不多了,衣袖一挥,掷地有声道:“病入膏肓的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三点。” 1.阶级矛盾激化。 2.频繁对外战争,极大消耗国力。 3.诸侯的崛起。 “何为阶级矛盾激化?” “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矛盾激化。” 商容冷笑,“大商子民安居乐业,也算是矛盾激化?” “仅朝歌一地,能代表了的大商?先生莫要被朝歌繁荣假象欺骗,便全以为大商处处如朝歌。” 申公豹说着拿出了方才商容给的一袋金豆,“先生觉得这袋子金豆价值几何?” 商容沉默不语。 申公豹拿出一颗金豆,捏在指间,“仅这一颗,便需一普通家庭,穷极耕耘一生。” “而大商朝的官员呢们?享受、压榨、剥削,随意赠与的金豆,却不知是多少家庭的生计?” 商容开口正欲反驳。 申公豹又言道:“统治阶层,也就是朝廷,亦或者大王内部,亦有矛盾激化。” “百官群臣一心,怎会有矛盾?”商容倔强出声。 “哦?是吗?只有忠臣,没有奸佞?” “九王之乱,才过去了多久?” 商容闭口不言,放眼朝廷难道没有奸佞吗?肯定有! 九王之乱,更差点使大商覆灭…… “三皇五帝,建立部落联盟,建造都城的初心是想让百姓生活的更好,而至今日,我浑然看不到,只觉贵族阶层,贪图享乐。” “此病入膏肓,一原因也。” “大商近些年,频频向周边蛮夷征讨,伤亡不小,精壮男丁战伤或战死,百姓元气难以恢复,国库空虚,难以为继。” “待国库空了,又该如何?横征暴敛?再度激化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商容沉默不语,申公豹所言的是事实。 大商缺盐、缺铜,近些年频频对蛮夷出征,国库早已捉襟见肘。 申公豹见着‘暴脾气’的商容不吭声,继续道:“大商内部病入膏肓,这时仅需人在外部,稍稍出手,便能彻底扼杀大商的生机。” “当大商国力不断衰弱时,天下八百诸侯却日益强盛。” “主弱仆强,后导致怎么样的后果,先生应当比我清楚。” 主弱仆强结果,定是恶仆欺主,灭主。 “灭商者,商也,非天下也。” “稍往坏处想一下,如今帝乙在位,鼎盛强国,若下一代君主平庸如何?” “不说比肩圣主,仅是个称职劳碌的大王。” “沿袭大王国策,继续对外战争,继续消耗大商国力,国库空虚之下,横征暴敛,继续激化矛盾,届时天下诸侯崛起,商之覆灭,仅在一瞬之间。” 申公豹言罢,低头喝茶。 肉眼可见,商容由最初的震怒,变得沉默,身躯还忍不住的发颤。 商容甚至可以想象经年后,大商覆灭之景象。 震怒后,再相信的效果,往往是更深刻的! 商容止不住双手颤抖,“吾等竟要做了亡国之臣?” 申公豹淡定的喝着茶,先让商容仰天长叹,激动一会。 一旁,龙须虎疑惑的看着商容仰天哭诉,甚是不解,“就这么…被老爷给弄哭了?” 约莫过了半刻。 商容悲伤的心情得到平复,目光再看向申公豹,仿若溺水的人看到了救命稻草。 “大夫,既然看出了大商病入膏肓,定然有治病之法,对不对?” 申公豹淡然一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名医,预防疾病。 中医,医治将要发生疾病。 下医,医治已发生疾病。 以大商某处叛乱举例,若能提前察觉,叛乱还未发生时,便按下了苗头呢? “先生以为我为何医?”申公豹凝重问道。 “先生为名医,名医既能预防疾病,又能医治将要或已经发生的疾病。”商容认真回道。 “哈哈。”申公豹笑声,未应下,也未否认。 “申公豹,见过商容首相。”申公豹自报姓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