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您的涉猎如此广泛,读了这么多书。” 钟悟君觉得既然杨慧兰谈到了这个话题,肯定在这方面也有所猎涉,他就探寻地问:“你也读过这些书吗?” 杨慧兰兴奋地说:“我在上中学时也读过《三国演义》、《西厢记》和《红楼梦》。” “那你最喜欢读哪本书?” “我最喜欢读《西厢记》。” “为什么喜欢读《西厢记》?” 杨慧兰听了满面春风地侃侃而谈:“我很羡慕《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多才多艺,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出口成诗,勇于追求自由与幸福;还有那个张生风流浮浪,但对爱情十分执着。虽然他性格有软弱的一面,但也有多材多艺、果敢有为的一面,是一个才华出众、情真意专的情种,他一见了崔莺莺,就忘记了求取功名的大事,而且采取了一系列热烈、大胆的方式和真诚的努力,来获取莺莺的爱情… …” “哦,看来你对《西厢记》颇有研究啊!”钟悟君听了后,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 “钟区长,同志们都说你文武兼备,才貌俱全,颇像当今的岳飞,可我到希望你能像张生!”她抿嘴半开玩笑地说。 “为什么?”他好奇地问。 “我可不能说。”她狡猾地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 “嗨!你怎么说半句还留半句?咱们都是革命同志,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他语气里有点儿责备的意味。 她的脸上立刻染上了一抹红晕,嘴里喃喃地说:“张生英俊潇洒、才华出众,且富有胆略,他对莺莺的追求,可谓一波三折,困难重重,然而他却不屈不挠、毫不退缩。最终以他的机智和真情赢得莺莺的爱情,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他听后没有回答,脸上带有一丝红晕。此时,他对杨慧兰更有好感了。 入夜的街市,店铺的灯光若明若暗,村民们三三两两的遛弯。杨慧兰和钟悟君并肩散步,他仿佛嗅到她身上散发着微微的香气。他觉得有些晚了,就歉意地提议道:“天色已晚,我们还是回去吧!” 杨慧兰娇笑着问:“为什么这么急着回去?” 他回头笑着说:“你穿得有点少,我怕你感冒了。” “今晚我与你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就是感冒了也值得。”她说得仿佛很认真。他忽然起了怜花惜玉之情,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嗬,还真有点凉呢。她没有挣脱她的手,只是静静地望着他的脸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