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起攻击前,冀州纵队司令员刘勇让所属各旅挑选一些聪明伶俐、机智勇敢的侦察员化装到石门城内侦察一下,将敌军的兵力部署与《石门城防图》上的情况进行详细核对,看看高和店战役结束后,石门城守敌对兵力部署、工程设施、火力配备等情况有没有新的调整,以便在发起攻击前,指挥员做到心中有数,打有把握之仗。 张子清旅长根据刘司令的指示精神,决定由马龙带领一支小分队进城侦察敌情。马龙决定由他和营部侦察参谋刘广春,从所属连队挑选六名反应敏捷的战士,组成一个侦察小组,想办法混入石门城敌军据点进行侦察。刘广春对石门的情况比较熟悉,他曾经跟马龙来石门侦察过一次,参军前还在石门城打过工,抗战时期他毅然出城参加了八路军。 在执行任务前,马龙还就召集参加侦察的战士们,开了个“诸葛亮”会,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即:战士们化装小商贩、装修工或卖菜的,潜入石门城区,亲自侦察,了解老百姓,掌握敌人动向,查明敌人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 马龙和刘广春就开始进行一番装扮,只见他身着白色衬衣,下身穿一条蓝色洋步裤子,背着书包,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一眼望去,像是两位石门中学的青年老师。他们俩每人骑着一辆自行车。战士们有的化妆成小商贩,有的化装成送菜的,等 准备就绪,他们就向石门城出发了。 行前,马龙命令通信员通知一连长刘益民带着一个排,到石门城南门外河西地里去接应。当通信员向刘益民传达命令后,他立刻带领一个排,带着轻重机枪和迫击炮赶到了河西地里,潜伏到高粱地里,用望远镜观察石门城南门外的敌人动静。 马龙和刘广春骑着自行车,身上带着石门城内我党社会部特工搞到的身份证件,来到石门城外敌人的哨卡,敌军拦住了他们的去路,用疑惑的语气盘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刘广春见状主动搭讪道:“长官,我们是石门中学的老师,回家休了二天假,今天赶回学校。” 敌军哨兵又盘问了石门中学的有关情况,刘广春对答如流,敌军哨兵听后把手一挥说:“过去吧!”他们俩骑上自行车顺利通过了哨卡,其他几位化装成小商小贩战士也都混进了石门城。 侦察小组混进城后,马龙悄悄地命令大家开始在敌人的营房、碉堡等军事目标附近转悠,摸情况,走街串巷,把敌人的碉堡位置、集居地、火力配置等情况掌握清楚后在城南门一个茶馆里碰头。 他们在穿街走巷时,都相隔不远,相互照应着。大家都用心记录敌人的防御工事修筑的情况,对特别重要的地方,马龙还偷偷地画了草图。他们沿着马路走到了石门城敌军防守的中心区域——石门市政府,马龙发现在市政府前街东门外大约二百米 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这条河宽度大约有二十米左右,河里还充满了水流,河的北岸敌军已经堆上了沙袋,上面架设着轻重机枪。看来敌人把这条小河也当成了防御阵地了。 为了探明市府前街东门外河水的深度,马龙朝一个化装成小贩的战士使了一个眼色,这个战士立刻心领神会,他拐着盛有香烟和苹果的篮子,主动上前与站岗的哨兵套起了近乎,他笑嘻嘻地问:“长官,你们真辛苦,抽支烟吧!”说完他就从篮子里掏出了一盒烟递给了那个哨兵,又从篮子里拿出了两个苹果给另外一个哨兵,那两个哨兵见有吃的还有抽的,就和他聊了起来。 与此同时,马龙示意水性较好的另一名战士,故意将草帽掉入河中,乘机以捞取为名下河,在敌人的两个哨兵面前,公然探测到此处河水深二米多。然后他们就不动声色的撤离了现场。 中午,他们又来到了城北门以南的一条护城河附近,同样如法炮制,以香烟和苹果贿赂站岗的哨兵,与之攀谈,借机转移哨兵的视线,其他两名战士故意将身上弄满煤灰,假扮煤场的装卸工,以下河洗澡为名,跳入水中洗澡,他们在水中游来游去,表面上看是在洗澡,实际上他们是在用土办法测量河水的深度,为我军部队攻城渡河准备器材提供了依据。等他们将河水的深度测量清楚了,就爬上岸穿好衣服,安全地撤离了,敌人的哨兵只知道抽烟吃苹果聊 天去了,竟然忽视了他们这些动作的真实意图。 马龙并没有满足于此,作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他想带个活得“舌头”回去。他们在返回途中,先是在离南门三里路的一个小饭馆内遇到了一个敌军的上尉军官,马龙觉得正好可以顺手牵羊,将这个上尉军官抓捕回去。他就故意找话和他聊天,通过聊天得知此人竟然是石门第三师司令部的作战参谋,马龙心里就沾沾自喜起来,这老天就是长眼,他盼望什么,就来什么。为了顺利把这个上尉军官擒获,他就要了四个菜和一瓶白酒,和他喝了起来,他一边喝一边吹捧这位上尉军官,把他捧得晕乎乎的,直到用就把他灌醉,将他控制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