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找工头说一下。”谭云骞转身脚步急促的出门。 没一会儿把工头找过来,和他说了下设计,这两天就要建三楼,现在说刚好。 谭云骞塞给他一盒烟,“麻烦你了!” 工头乐呵呵的收下烟,“好说好说!” 少建一道墙他们也轻松。 出了楼,时欣然问,“这个楼是暖气楼?” 谭云骞点头,“以后不用烧火了,暖气由木材厂供应,暖气费也交给厂子。” 现在江城市的暖气楼屈指可数,大多是烧火的土暖气楼和平房。 也就木材厂财大气粗,工人的福利待遇也是顶顶好的。 “这个房子是木材厂的福利房吗?” “半福利半集资。一平方米大概六十块左右。厂职工拿不出钱的可以按月从工资里扣,没有利息,我这种的要一次性交齐。” 谭云骞现在住的房子是木材厂当年分给他爸爸的福利房。 他爸不在了厂子里也没收回。 将来这一片平房都要拆迁,他也拿到了分房指标。 他只是木材子弟,不是厂职工,没法从工资里扣。 其实他走下后门,也可以按月还款,不想那么麻烦。 时欣然不得不再一次感慨这年代国营大厂的福利待遇。 怪不得下岗大潮来临时那么多职工无法接受,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两个人回到王奶奶的院子里,王奶奶拿出一条鱼和一兜鸡蛋。 “我刚才去厂子里领福利了,把小骞的也领回来了,你们要鸡蛋还是鱼?” 厂子里对于像是王奶奶这种孤寡老人或者谭云骞这样没人管的孩子都很照顾。 厂里年节发福利的时候都会带一份。 谭云骞十八岁以后就没领过,都让王奶奶去领,他又不做饭,王奶奶做饭就叫他过来一起吃。 现在处对象了,王奶奶自然要把东西给人家自己处理。 时欣然留下鱼,“晚上正好做了咱们一起吃。” 谭云骞马上拎起鱼往厨房走,“我把鱼收拾了。” 王奶奶看向时欣然,“小骞最近真是变了好多,爱笑了,做事也积极了。之前活得就不像年轻人,对什么事也不关心,也没兴趣,一点朝气也没有。” 时欣然弯唇笑着,“以后会更好的,奶奶,我们今晚吃口水鱼怎么样?” 王奶奶笑了,“你做的菜都很新奇,都好吃,你做啥我吃啥!” 时欣然走进厨房,谭云骞已经熟门熟路的找出盆子和剪刀,正在给鱼刮鳞。 她先把其他的材料拿出来收拾着。 今天是她和谭云骞在一起过的第一个节日。 她打算有点仪式感,虽然只有三个人,但也不能对付了。 菜量少点,种类不能少了,怎么也要六个。 她拿过谭云骞收拾好的鱼,又让他把其他的菜摘完洗了。 干得好不好不重要,要的就是他参与。 她可不希望自己将来的男人当甩手掌柜的。 她在厨房忙的热火朝天跟黄脸婆一样,男人像大爷似的等着吃现成的。 鲤鱼挺大的,她只做了一半,鱼头和鱼尾加另一半身子留着,剩下的剔骨切片加上调料、蛋清和淀粉腌制。 又用芝麻、辣椒油、胡椒粉、糖、盐、酱油等调成汁。 为了照顾王奶奶的口味,辣椒油放的不多。 再烧开水焯豆芽做底菜,把鱼片也焯熟盖在豆芽上面,浇上拌的汁,最后葱姜蒜香菜淋上热油,齐活! 谭云骞在旁边瞪大眼睛一直看着她做。 时欣然看他认真的样子笑了,“想学啊?” 谭云骞点头,“这个简单,一会儿你把调料怎么配的告诉我,我学着做。” 以后不能总让她做饭给自己吃,他也要学几道拿手的菜。 “好,一会儿我告诉你。” 要学还不好说。 能吃现成的时候她也可以不挑。 王奶奶坐在院子里纳着鞋,看着屋子里的两个人有说有笑的。 年轻真好啊! 想到死去的孩子爸,虽说人糙点,但是对她却是很细心。 此后经年,早就没遇到过比孩子爸更暖心的人了。 时欣然做了口水鱼、蒜蓉粉丝蒸大虾、西湖牛肉羹、宫保鸡丁、红烧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