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骞还不知道自己一顿炫耀媳妇,无意中把姜平洋给拉上岸了。 他拉着时欣然出门,骑上摩托回家。 一到家,两口子就把毛晨和杨奎几个人召集起来。 谭云骞先往桌子上撒了一把喜糖,嘴角带笑,“今天我们领证了!” 几个人咧着大嘴挨个说着恭喜。 “离我结婚还有一个月,你们今晚就订票,往外地跑跑,京市、沪市、粤省和江浙一带,你们自己商量着谁去哪个城市,去谈挂历的事,我负责在家给你们发货,月底前回来。” 时欣然在旁边补充,“这些地区的挂历价格要比东北高一些,竞争也大。返点每本会增加一毛。” “好!”几个人摩拳擦掌,嘴快咧到后脑勺了。 现在对赚钱这事空前的膨胀,都不用刻意去调动积极性。 东北地区的挂历零售价是6-8块,批发价少一块钱左右。 给国营厂的都是批发价。 一本挂历给单位负责人提成三毛,业务员四毛,他们要是有本事给负责人两毛的提成就能卖出去挂历,自己拿五毛提成也可以。 反正这个活口给他们了,能赚多少是他们的本事。 毛晨和刘长贵之前去连海市订购摩托车时订出去两万多本挂历,俩人的提成就八千多块,一个人能赚四千多。 杨奎和刘长喜跑遍了江城周边的几个城市,成绩也不差。 赚钱是会上瘾的,谁不喜欢腰缠万贯。 现在市场大,竞争小,基本上只要单位有订挂历的需求一谈一个准。 全国十亿人口,国营厂、商店购销社再加上私营杂货铺多如牛毛。 只要有心,一个城市卖个一万册到几万册不成问题。 现在销量最好的就是婚纱系列和《舞》系列。 几个人行动很快,当即就去买车票。 挂历市场的销售就集中在年底这两三个月,时间就是金钱。 谭云骞又去联系了两个印刷厂,仅江城这一个印刷厂出货太慢。 冰箱要下个月才能到,不需要大面积铺市场,现在以挂历生意为主。 谭云骞带着兄弟们赚钱积极,时欣然负责美滋滋收钱,以及拍婚纱照。 忙起来挺好的,要不然大狗狗太粘人。 十月中,王昌连来江城了,这次带的是二儿子王海平。 吉普车也没再有所顾忌,直接停在胡同口。 军牌车,立刻引起了街坊邻居的骚动。 时欣然也没法低调了。 她和谭云骞站在胡同口迎接。 王海平和司机将带来的东西搬下车,大家才知道是时欣然的娘家人来送嫁妆了。 都抻着脖子想看看送的什么。 只看到两口红色的大木箱和一台缝纫机。 有看热闹的邻居帮着把东西都抬进谭家的院子里。 要不是不合时宜,还想留下来看看都有什么。 谁家结婚的嫁妆彩礼都是家属院的一大新闻。 一看这军牌车,这一台缝纫机,娘家人也不是普通背景。 王昌连一进院子,首先入目的就是两辆看起来价值不菲的摩托车。 走进屋子又看了看,粉刷一新,摆放的新家具,大屋放着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一台双卡收录机。 小屋放着一台冰箱,一台冰柜,炕上还摆着一套结婚用的喜被。 谭云骞看着王昌连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也不知道他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明年我们就会搬到后面的楼房,到时候还会添置一些新家具。” 王昌连轻挑一下眉毛,“哦?要搬新楼?” 时欣然点头,“对,已经封顶了,大舅姥爷一会儿可以跟我们去看看。” “好!”王昌连回头招呼司机,“把东西都抬进来吧!” 两口木箱子打开,里面放满了东西。 一个放着崭新的缎面龙凤被褥。 另一个装的满登登的,上面还有一个嫁妆单子。 双喜暖瓶一对,脸盆一对,枕巾一对,毛巾被一对,双人毛毯一个,男女秋衣秋裤各一,男女新衣服各一,男女呢子大衣各一,进口梅花手表一对,缝纫机一台。 还有一个红包,里面装着礼金八百八十八。 时欣然看着单子鼻子发酸,没想到给准备的这么齐全。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