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的湖面上摆着供桌,上面有香炉。 一位戴着萨满帽子的老者站在一旁,是这个萨满村落主持祭祀的大萨满。 他的旁边站着的是头戴狐狸毛帽子,身穿白色羊皮袄的渔把头和一众渔民。 萨满将怀抱的供品逐个递给渔把头, 渔把头按次序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有猪头、烧鸡、水果和点心。 再将九炷香分别插在三个香炉内点燃,萨满带着众人按顺时针方向绕供桌和冰洞转三圈,嘴里诵着经文。 旁边还有一群男男女女在跳着祭祀舞。 穿着长裙,腰系铜铃,敲着手鼓,嘴里哼唱着听不懂的祭祀歌。 萨满最后端着一碗酒,跪在地上高高举起双手,头也仰着看向天空,嘴里依然念念有词。 在他身后的是渔把头和一众渔民,每个人手里也都端着一碗酒。 渔把头和一众渔工喝了壮行酒,高喊一声,“上冰!” 大家才向湖面浩浩荡荡的出发。 由渔把头下第一钎,其他人才开始行动。 镜泊湖渔民里流传着一句谚语叫十网九空,不是每一网都能捕上来大批的鱼。 丰收的渔网叫“红网”,第一次的红网上岸以后要选出头鱼,可能是最大的鱼,可能是最稀有的鱼,进行放生。 这也是当地渔民的规矩,算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回馈。 等着渔网一上岸,第一网就是红网,里面的鱼让大家发出惊呼声,很多都有半人高。 渔把头挑出一条最大的鱼双手举起来,口中念叨着几句经文,最后再高喊一声,“放生喽!” 低下身子将头鱼放回冰洞里。 围观的游客鼓掌,还有人冲上来抱着大鱼合影,好多人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鱼。 时欣然拽住谭云骞,“快点,我也要拍!” 她看中一条大花鲢,快有一米长了。 谭云骞拦住她,“这个你抱不动!” “我试试!”时欣然搂住大花鲢,“你准备好相机。” 这条鲢鱼还活着,活蹦乱跳的,能有二十斤重,又肥又大。 还没等摆好造型,大花鲢一个甩尾扇在她脑袋上,扇的她一个踉跄,帽子都歪了。 脑瓜子嗡嗡的。 与此同时,快门响动…… 时欣然:“……” 不用想了,肯定很丑,还很狼狈。 她还不能埋怨某人的摄影水平不行。 谭云骞笑着过来扶住她,“我说不让你抱这个吧?换一个,这个小点。” 时欣然气哼哼地扶好帽子,“不,就它!” 小样儿,还整不了你了? 她不服气的再次抱起大鱼,威胁着,“你配合点啊,要不然我把你买回家炖了!” 鱼还在扑腾着,估计天气太冷,没刚才那么有劲儿了。 她用力抱住,“快拍!” 谭云骞透过镜头看着媳妇正在和大花鲢较劲儿,咬牙切齿的,脸有点扭曲…… 然后,他毅然决然地按下快门。 时欣然又找了个游客,两个人抱着大鱼又拍了一张。 “我们买几条鱼回去吧!” 开车来的,比较方便。 景区还没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的车辆可以进入。 也是因为现在有车的人实在太少了。 有游客也买了鱼,和渔民商量去他们家做了吃。 时欣然抛弃了大花鲢,挑了几条小点的。 又拿了一条鱼和一个渔民商量中午去他们家做着吃,付费的。 现在人都实在,收费也不高,景区也没有宰冤大头的。 两个人中午在老乡家吃完饭,开车去看了地下熔岩洞。 那里离着这边还有三十公里。 一万多年前,镜泊火山群爆发,岩浆溢出,长年累积下,形成了这个地下熔岩洞,又称熔岩隧道,全长大概五百米。 时欣然还是第一次来这里,里面的景观让她惊叹。 洞内流光溢彩,像是涂上了一层彩釉, 熔岩乳形态各异,非常奇幻。 出口处又是另一番景象。 铁门和栏杆上结满了冰花,在洞里五彩的光线照射之下像是到了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 从熔岩洞出来,两个人又开车去了双峰林场,也就是后世的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