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十五道沟又待了一天,第三天启程回家。 现在的春运虽说没后世那么夸张,但是车上也是人挤人,硬座车厢人挤人,过道上货架子全是人,甚至有的躺在车座 火车上也不限制带活物,鸡鸭鹅狗乱成一团,和大市场差不多。 两个人上车时没买到卧铺票,也没有硬座,只有站票。 这趟车到滨市要四个小时。 上车后两个人拎着行李去了餐车。 在餐车买点吃的就可以有座位坐,晚了也没座了。 两个人到省城时是下午三点半,王海生来接的站。 这次走的城市多,带回来的特产也很多,正好快过年了来看看舅姥爷。 王昌连一看见两个人就露出笑容,“过来了?这次又去哪了?” 时欣然一笑,“去了好几个地方,冀省、豫省、秦省和吉省。” 王昌连点了点她,笑了,“你这个工作好啊!到处旅游,还赚着钱!” 他又看了看谭云骞,眼含笑意,“看来也就云骞能陪着你到处走,到处逛了。” 这小子当初把劣势说成优势还真的不是狡辩,换个人都没法做到。 老爸老妈不要了? 工作不要了? 整天跟着媳妇全国乱跑,真不是个人就能做到的。 “然然你来了?”角落里传来一个带着讨好的声音。 时欣然看过去竟然是陈玉芬。 陈玉芬脸上堆起笑,“我来省城的时候去找过你,邻居说你出门了,我的工作已经办好了,过完年就在省城上班了。” 时欣然脸上带着疏离的笑,“那挺好的。” 陈玉芬想和外甥女再套套近乎,但是看到她表情淡淡的所有话都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了。 王昌连让时欣然和谭云骞坐到沙发上,“你们两个想不想来省城生活?” 时欣然沉吟一下,“我们这次去京市看到我大伯了,他说如果我们想去京市生活可以帮我们办户口。” 王昌连“哦”了一声,声音也扬起来,“能去京市更好,在那边也有你大伯和姑姑可以照应着。” 时欣然点下头,“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京市户口会越来越难办,如果出于教育资源的考虑,无疑京市是最好的。 现在来说还算容易,有时崇州和时明月这两个近亲在,再活动一下或者买套房,就可以进京了。 王昌连拍拍她,“你现在也成家立业了,有云骞照顾你在哪生活我都放心了。” “过年你们就在省城过吧,你还没和舅姥爷一起过过年呢!” 时欣然笑笑,“好!我明天再去看下二舅姥爷。” 还有三天过年,本来他们是想看望一下这边的亲戚就回去江城,现在老人家想留她过年就恭敬不如从命。 谭云骞往江城打了电话,毛晨也刚从京市回老家,他嘱咐毛晨过年时带着王奶奶。 往年都是他和王奶奶一起过年。 两个人又去银行拿着美金换了一些外汇券。 一万多的外汇券,差点儿被银行的人误以为是归国华侨。 滨市的友谊商店现在是全民开放的,无论是华国人还是老外,只要有外汇券就可以进去消费。 谭云骞在沪市兑换完美金以后留下不少,就是为了领媳妇逛友谊商店的。 友谊商店在奋斗路,四层,还设有电梯。 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吃的喝的用的,全是外面见不到或者极少见的。 茅台酒和中华烟也不限量。 时欣然指着柜台,“多买点酒心巧克力,还有咖啡。” “葡萄酒和黑加仑也要点!” 时欣然觉得自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在八十年代待久了,标准也降低了,现在看到这么多紧俏货两眼放光。 “媳妇你看,貂皮大衣!” 谭云骞兴奋地拉着她走到柜台前,“媳妇,给你买一件吧!” 时欣然看着挂在墙上的貂皮大衣,长款的三千八,短款的一千七。 柜台前有几个老外在围着看,是一队集体来的扶桑客人,也在看貂皮大衣。 一个扶桑女人一口气买了四件长款貂皮大衣,因为比扶桑价格便宜太多。 华国人除了土大款没几个能买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