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每个人都必须倾尽全力,只能胜而不能败。”
“至于那群女真人,朕决定派遣三万精骑去剿灭所有的生女真,只要是生女真,无论大小,一律杀之,朕要让他们感到恐惧,若再敢得寸进尺,朕不介意让他们灭族!”耶律洪基攥着拳头说道。
依照惯例,任何战争都不杀身高不过车轮的孩子、妇女和年事已高的老人。
但此次,耶律洪基已被生女真惹恼,他准备派人屠戮这群“野人”,让他们不敢再造次。
姚景行和萧惟信互视了一眼后,齐齐拱手道:“臣谨遵陛下安排!”
耶律洪基满意地点了点头。
……
幽州东北方向。
东路军中军大营中。
苏良将一份撰写有近千名官与吏的人物名单呈递到了赵祯面前。
“官家,这些官吏皆是御史台筛选出的能官干吏,臣推荐他们立即前往燕云,恢复民生,维持燕云安定!”
目前。
大宋占领燕云的十一个城池,虽有军队驻扎,但没有正规的衙门,缺少诸多负责琐事的官吏。
这也导致周边村镇烧杀抢掠的事情,时有发生。
唯有快速建立地方官衙部门。
将大宋的一系列法令策略带到这里,才能让燕云汉民们尽快恢复到日常生活中。
这些人若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就需要朝廷维稳,甚至补贴财物。
故而,维稳燕云民生乃当务之急。
赵祯翻阅过之后,点头道:“你做事,朕放心。不过让王介甫总领燕云各州民事政事,是不是有些过于困难,要不要再派一名老成的官员与他协作,或者让欧阳修或张方平来。”
苏良的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
“官家,臣建议有王介甫一人即可。他年轻,更有斗志,燕云要想迅速恢复太平,必须要动用不寻常手段,王介甫主导一切,可以大刀阔斧地做下去,若再派一人与他共同主事,恐怕效率会降低许多。”
听到此话,赵祯顿时笑了。
“确实,他那么拗,做事向来都是一言堂,添一个资历老的反而不自在,他有全宋变法时的经验,能力也足够,就让他总领燕云吧!”
……
六月初一,午后。
汴京城内,天气甚热。
然汴京城的勾栏瓦舍,特别是酒馆,几乎是日日爆满。
自打大宋士兵攻占云州、幽州的消息传回城内后,百姓们是欢歌漫舞,扬眉吐气。
有人日日庆祝,不时包下一座酒馆请客,甚是豪爽。
这一刻。
三司衙门,王安石的推官厅内。
王安石站在一处书架前,正在寻找文书。
一旁,有两个竹筐,已装了七成满。
这些文书,有关于燕云的基本信息,有司马光在河湟变法改革的诸多书信,还有王安石所撰写的一些变法策略。
而在不远处的大桌上,赫然摆着中书省命王安石即日前往燕云,总领一切事务的公函。
王安石心中甚美。
在司马光前往西夏主持改革变法后,他就开始筹备燕云和辽国要如何变法,才能跟上大宋的步伐了。
他准备后日便启程。
就在这时,王安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珠一转,喃喃自语道:“君实总领河湟及西夏属地变法,每次写信都要炫耀一番,我也向他去信一封,告诉他,辽国将因我而变了!”
王安石背着手。
三十多岁的他,成熟稳重得就像一个小老头。
……
此刻,中书省,政事堂内。
众相公齐聚,太子赵暽坐于最上方,东宫侍读苏子慕坐于一侧。
往昔,桌子上都是文书。
但是今日,上面摆上了茶水、干果、还有点心。
稍后。
赵暽专门请诸位相公喝的冷饮子紫苏饮也将送到。
众相公的脸上都是笑容。
之所以如此高兴。
乃是因众相公已将接下来燕云之兵的后勤事务处理完毕了。
诸相公虽然守在汴京城,但却丝毫不轻松。
除了需要维持大宋内部的安定外,后方的调兵遣将、军粮运送、军器监兵器分配,铠甲、战马、衣服等调度也都是他们所负责。
三司使王尧臣忙得在三司足足睡了半个月。
这一刻,他们觉得特别值得。
首相文彦博率先开口道:“云幽已得,收复燕云指日可待,接下来,就是灭辽,完成大一统,我大宋之盛世,指日可待!”
听到此话,众人都不由得挺起胸膛。
若能完成此大业,他们每个人都必将名垂青史。
一旁。
欧阳修笑着道:“老夫是真羡慕官家和景明,身临前线,大败辽军的那种幸福感,实在美好。若我能去,至少能写三篇文,五首诗!”
王尧臣白了他一眼。
“在座的谁不想去!我若能去,诗文质量可能不如你,但绝对能比你写的多。”
吴育笑着接口道:“多有什么用,人家欧阳相公随便写写,都是能流传后世的,可惜,他身在中书,写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