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春秋鲁国风云
  4. 第112章 孤掌难鸣:为什么齐桓公最后放弃了趁鲁国内乱吞并鲁国之念?
设置

第112章 孤掌难鸣:为什么齐桓公最后放弃了趁鲁国内乱吞并鲁国之念?(1 / 2)


这边,庆父和哀姜动起了老办法的脑筋,那就是干掉鲁闵公,庆父直接上位。

对,弑君夺位!

反正鲁国国君之位,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

此时的自己还是有几把刷子在的,位居上卿,执政大臣,与太后关系密切,朝中不少大夫和要职,是公子友回来前就安排好了的。

仍旧是老套路,几个要素得具备:

第一,要有个杀手;

第二,要迅速引导舆论;

第三,要有个合适的机会。

有了目标的庆父开始准备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他甚至已经考虑自己当上国君后的施政措施了。

对了,公子友这家伙一定要除去,无论如何都要为他找个去死的理由。

那边,齐桓公再次派出大夫仲孙湫来鲁国了。

这次仲孙湫来鲁国的表面动作,是代表齐桓公向鲁侯通报近期齐国要组织中原诸侯联军的事项了。

原来,公元前662年冬,一支叫赤狄的北狄武装突然进犯中原诸侯邢国。

邢国紧急向齐国求援,齐桓公准备组织联军讨伐赤狄。

这个时候的鲁国,正值国丧和国君守孝期,国家不宜出征,所以齐桓公也没有通知鲁国参加联军。

但从盟国的角度,齐桓公得派人向鲁国通报一声。

仲孙湫的真实意图就是想看看公子友回鲁国后,鲁国的现实情况如何了。

真如他所料,此时的公子友成功地制衡住了庆父。

庆父非常不满,朝中大臣也开始重新选边站队,都城曲阜的民众开始浮躁起来。

鲁国,又开始乱了!

仲孙湫来到鲁国后,第一个要见的当然是鲁国国君鲁闵公。

这位如果放在是当代最多也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纪的鲁闵公,见到鲁国大夫仲孙湫后,居然泪流满脸,若不是鲁国国君的面子撑着,估计会放声大哭。

是的,鲁闵公当然是委屈的,也是恐惧的。

更何况,这是母亲交待他的,见了齐国大夫,什么也不需要说,只需要流泪,表达出足够的可怜即可。

是的,鲁闵公几乎什么都不懂,他不知道该如何与齐国大夫仲孙湫交流。

但是,任何这个年纪的孩子,泪点非常低,要演一场哭秀,那是再容易也不过了。

仲孙湫当然知道,与这位娃娃国君没什么好交流的。

他依外交礼节,完成朝见鲁侯后,就去见了公子友。从公子友那里,仲孙湫了解了真实的鲁国情况:

一是太后姜夫人本作为齐国与鲁国的政治联姻人物,居然与鲁国上卿公子庆父私通。

二是太后姜夫人不但与大臣私通,还参与弑君,害死了已经继位为鲁国国君的公子般。

三是现在鲁国国内反对太后姜夫人和庆父的声音越来越大,尤其是以公子友为首的公族大夫,普遍都想干掉庆父。

仲孙湫对公子友道:“那公子为何不现在就联合公族大夫势力,直接起事杀了庆父呢?”

公子友叹了口气,伸出右掌在空中空击了一下,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

仲孙湫当即就明白了,这叫孤掌难鸣。

是的,别看国内反对庆父的势力越来越大,但在此时想要推翻庆父,靠鲁国国内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做到了。

孤掌难鸣这个成语,就由这位叫公子友的鲁国执政上卿用一个手势给创造了。

公子友的意思是希望齐国能够出面干涉鲁国。

但齐国出手干涉鲁国内政,必须得有充分的理由。

理由在哪里呢?

仲孙湫皱了皱眉,心想,还是回去向主公汇报再作定论吧。

仲孙湫对公子友道:“眼下时机不到啊,寡君现在主要精力在联合诸侯对付入侵的赤狄武装。

邢国已经被赤狄给灭了,卫国也频频受到侵犯。寡君多么盼望鲁国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积极参与尊王攘夷联合行动啊。”

听说齐国派大夫仲孙湫来鲁国朝见鲁侯,庆父立即准备了大把财帛来见仲孙湫:“大夫为了鲁国连续辛苦奔波,一点小意思,就权当慰劳大夫了。”

仲孙湫心道,这个时候收你的贿赂,岂不是自找苦吃?

仲孙湫严肃对庆父道:“大夫应该忠于国家社稷和国君,让国君因大夫你而受益,怎么可以将国家的财物拿来贿赂别人呢?”

庆父尴尬不已,见仲孙湫不收自己的贿赂,非常惶恐。

仲孙湫也不与他多话。办完事后,便向鲁闵公请辞回到了齐国。

齐桓公津津有味地听着仲孙湫的汇报,笑道:“看来,这个季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仲孙湫却道:“主公,主要是庆父。依臣看,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啊。”

齐桓公一听就来劲了:“哦,既如此,那我们就出兵吧。就以惩治庆父为名,讨伐鲁国!”

仲孙湫摇摇头道:“主公,大可不必。象庆父这种人,多行不义必自毙,何需主公您费心,迟早会得到报应的。”

齐桓公急了,道:“那依大夫所言,寡人岂不是需要干涉鲁国的机会?如果这一次不趁机给灭了鲁国,那以后估计永远也没机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