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4. 第十五章:前路
设置

第十五章:前路(2 / 3)


首当其冲的便是所谓的“五姓七望”。

在陈湛的奏疏中,他并没有将五姓七望中的一部分称作“世家”,而是将其称作“封建大地主”。

是的。

这才是他们本来的名字

封建大地主!

五姓七望中的一部分大地主们自然是不服气的,甚至以崔姓为首的这些所谓世家还十分有底气的准备硬刚陈氏,问问这位陈氏的老家主——你说我们不是世家,那什么才是世家?

陈湛当时并没有回答。

这一部分所谓世家以为是陈湛害怕了,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并不是陈湛害怕了,而是陈湛不屑于回答这样的问题。

而在贞观八年年末的时候,这些人便得到了答案。

贞观八年,大唐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

这一次的灾害席卷了河南行省、巴蜀行省、两湖行省,几乎波及到了天下占地面积最大的三个地方。

突如其来的灾害将大批的百姓都卷入了痛苦的折磨当中,而朝廷的国库远远不能够支持住这么多地方同时爆发的灾害。

那些所谓世家、实则是封建大地主的贵族们不仅不为这一次的灾害感觉到心痛,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崔云上奏书,在奏疏中斥责陈氏家主陈湛以及当朝皇帝李世民。

依照崔云所说,此次爆发的灾害是有原因的,原因正是因为陈湛以及李世民最近这一段时间的改革。

若不是因为他们的改革,怎么可能会引起上苍动怒?

这是天谴。

是来自上苍的惩罚。

是老天爷让李世民和陈氏好好的看一看.到底前路应该如何去走。

太极殿中

李世民神色低沉,他并不相信所谓崔云说的所谓的天谴,毕竟他是通读过万岁帝杂谈的人,对于上苍他有最基本的敬畏,但却没有害怕,也没有信仰。

他头疼的只是这么多的灾民,到底该如何安抚、该如何尽量的减少伤亡。

“踏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陈若瀚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笑容。

“陛下,三刘、曹氏、赵氏、秦氏、张氏七个世家与我传信,愿意以最大的财力来帮助朝廷安抚灾民,并且将灾民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

这七家?

李世民眉毛一挑:“他们有什么要求?”

在李世民看来,这几家愿意出手的大世家应当是有要求的,毕竟往日里他对于这大世家们压得很紧,甚至不怎么愿意他们入朝为官。

但出乎李世民预料的是,陈若瀚摇了摇头,他看着李世民说道:“几位家主都猜到了陛下会这么问,但他们都说,没有任何的要求。”

“依照秦氏家主秦川的话来说,就是“大秦虽然已经覆灭,但仍旧曾经是这九州华夏的帝王,身为始皇帝的后人,安抚流民、使得万民能够安宁的生活,本就是秦氏的责任”。而其余几位家主也都是这个意思。”

“他们都说自己的皇朝虽然已经覆灭了,但如果此时借着灾害的机会提出什么要求,只怕天上的祖宗会给他们托梦骂他们。”

听着陈若瀚的话语,李世民坐在那里,缓缓的叹了口气。

“是朕.以.”

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便被陈若瀚拦下来了:“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身为九州华夏的君父,要考虑的自然是很多的,但陛下方才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哪怕他们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也要推让,以使得他们安抚流民么?”

“陛下愿意为黔首们牺牲自己的利益,何必说出那两个字呢?”

“陛下这辈子都不会是那两个字所形容的人。”

贞观八年的灾害,在八个大世家竭尽全力的帮助下,平稳的过去了。

若是换做平常的时候,这种程度的灾害只怕能够摧毁一个国家,让一个国家从鼎盛时期直接跌落下来,而后再也爬不起来。

但这一次.

根据朝廷的统计,三个行省的伤亡加在一起只有十万。

而根据陈氏的统计,这一次三个行省的伤亡加在一起只有二十万。

这是一个震撼了所有人的数字。

三个行省,如此恐怖的灾害,伤亡竟然只有二十万?

可陈氏统计的数字并不会说谎。

后世之人看这个数字的时候,都会觉着荒谬,但却又相信陈氏。

或者说,他们是相信历史。

因为不管是根据各地方县志记载还是正史记载,贞观八年的灾害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该统计田地的还在统计田地,该进行改革的还在进行改革。

三省灾民甚至都没有过多的逃亡到其他地方——因为三省之地,这些流民已经能够活下去了。

能活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

那些伤亡的数字大多数是被大水冲走、感染了瘟疫、亦或者是在逃亡的过程中不小心摔伤、摔死的。

饿死的.

仅仅只有极小的一部分。

没有人统计过这一次的灾害中,那八个世家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拿出了多少的粮食以及金钱。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子的“世家”,才算是世家。

贞观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