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侧面反应出秦始皇四十七岁时的心理状态。 如此处死一大批近侍,外臣会不知情吗?必然是知情的。赢政毫无遮掩,他就是不宽和,就是要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问题转回寻仙上。 以卢生为代表的方士来到咸阳好几年了,提出了各种我们现在听起来离谱的寻仙求药办法与要求。 结果呢? 假的,终究是真不了。 方士们炼药用什么原材料? 多用五金八石三黄,具体内容根据流派不同而各异。 大概包括了金银铜铁锡,还有像是惟黄、雄黄、硫磺,以及朱砂、曾青、黄丹等等。 我列举的这些原材料,用今天的词汇简单翻译几个,上过化学课的人多多少少知道它们的毒性。 雄黄,硫化砷;雌黄,三硫化二砷。朱砂,主含硫化汞;黄丹,别名红铅,又称四氧化三铅。 砷化物、水银、铅,吃了想要成仙,也是身体毁灭的那一种成仙。 后来,这些原料中的某些被用作不易察觉的暗杀武器,让人慢性中毒而不可医。 秦朝时期,方士清楚丹方有毒吗? 绝大部分人应该不认为有毒。毕竟炼丹求长生的历史之长,哪怕仅仅从秦朝开始算,也至少延续了两千多年。 当时选择这些原材料,或看重其稀有性,或将看重它的属性与炼丹的五行理论能相互结合,而对毒性知之甚少。 据说,始皇帝手下的方士搞出了元水,一种含有水银的药剂,给死者试了试发现能保持尸体不烂。 四舍五入大法开启,将它给活人用岂不是代表青春永驻。 那却只是妄想。 时日一长,服用丹药身体会给出不适反应。 赢政在这方面也不会傻到底,那么多钱投了下去,奇葩规矩也虔诚遵守了,永生不死的效果怎么还不来? 骗朕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就要把一群方士骗子给活埋了。 秦亡 之后,此案越传越歪。 在有心人的改编下,成了秦始皇坑杀儒生。 东汉以后一直流传着很多人都听说过的秦始皇残暴坑儒之说。 赢政求仙,半天长寿未得到,体内堆积乱七八糟毒素,还背了一口超级黑锅两干多年。 这仙给修的,不如当初做凡人。 吃好喝好,劳逸结合,心态放宽,说不定多活二十年,和他曾祖父一样可以活到七十多岁。 不幸中的万幸。赢政死了,他不知道自己背锅两千余年。勉勉强强对始皇帝而言,这能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水镜前,赢政脸色已如黑炭。 这算哪门子好消息。现在朕没死!朕都知道了,蠢人竟是朕自己! 哪怕召见卢生等方士尚未发生,可对史书上的始皇帝所经历一切,他可以完全感同身受。如果没有出现水镜,那些就是自己必定会做的事。求的是长生,却亲手毒杀了自己,太讽刺了。 就听咕咕继续: 【诛杀没用的方士,发生在始皇三十五年。现在让我们尽可能推测秦始皇彼时的身心状态。服丹药多年,身体慢慢垮了。长生求不到,心情越来越糟。心情越糟会影响健康状况变得越差,身体不复年轻而急求仙药不得,心情更差。 死循环可不就来了。 正在这种时候,始皇三十六年,三大异象出现。 当时,从皇帝到黔首都相信天象与吉凶相关,而天空中出现了杀伤力最强的“荧惠守心”。 从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汉代的天文占星著作。其中记录了不少秦朝事,比如从嬴政登基到汉文帝三年的土木金三星位置。 它提到的荧感守心时,如此说明:"(火)与心星遇,则缟素麻衣,在其南、在其北,皆为死亡。" 对于“荧惑守心”的解读,这些话概括起来就一个字「死」。 非要多几个字就是【超凶。天下或有战乱起,死人死一片,或是皇帝本人死了。」 为什么会如此解读呢? 这就要从古人对“荧惑”与“心”的不同看法说起。 荧惑,《吕氏春秋》对其释义,是“荧荧火光,离离乱惑”。这颗星看起来似一团火焰赤红,而它的运行轨 迹时正时逆,飘忽不定。 人们掌握不了它的轨迹,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外加看到它血红的颜色会联系到血流成河,对这颗星也就喜欢不起来,随之给了它许多负面的意象。 以貌取人是通病,以貌取星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