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七零娇娇女[穿书]
  4. 107.107.英语读物
设置

107.107.英语读物(2 / 4)


气息太温和,又像她后世那个作家朋友,姜可可竟然也不觉得这样的打招呼突兀不习惯,反而比较放松,“嗯,今天发生了点意外。新到的杂志还是在那边吗?我过去看看。”

语气自然没有半点不适,双方都感到这种舒适氛围。

书店姑娘点点头,也注意到她手上缠着的纱布,但没有多问,距离把握得很好。

于是姜可可心情出奇好了许多,挑选了两本原身平时看的杂志和两本故事类期刊,在挑选时还看见了书架底下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五本左右堆在一块,看得出是滞销货。

姜可可瞬间想到了即将到来的高考。

《重生掳获兵哥哥》这本书大事件跟历史很接近,在书中高考也是七七年十二月份,这是华国唯一一次在冬天的高考,也是长达十年后第一次高考,竞争十分激烈,当时参加高考的人数有五百多万,录取的却只有二十七万,录取率只有4.8%,非常低。原著中女主重生前那辈子没有考上,重生后倒是早早准备考上了,而原身两次都考上了,当时考的还是理科,成绩在女主第一辈子时是知青点里考的最好的,在女主重生后那辈子则输给了女主。

姜可可之所以没有立马想起这场高考,主要还是因为她在后世毕业很久了,现在看到《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本在这次高考中供不应求的书,这才想起来这回事。

所以,这是提示她要再次准备高考了麽?

姜可可内心想嗷嗷叫,后世高考那么高的录取率她都觉得高三难熬,这次录取率这么低,还是自学,她都有点想哭,咋就不叫她在原身高考后穿越呢。

唉,失望是失望,然而还是要准备高考的,姜可可想的很清楚,像她这样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娇娇女,只有读书这条路,七十年代大学生可宝贵了,每月还有国家补助,毕业生不说分配工作,一般的企业都会想要大学生,尤其是断层将近十年的高考大学生。她也不会做生意,在不确定写小说和画漫画能赚到养活自己的钱时,最好还是有份稳定工作。而且大学的环境比较适合她,她混不了社会的,这点姜可可很有自知之明。

至于文理,姜可可决定按照后世她选择的来,文科。这一届的高考也分文理,其中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理化。考试科目数量一样,没有外语,除非报考外语专业才要加试一门。这一点就只有这一届才这么安排,78年起外语科目也被列入了必考科目之中。①

所以总得算起来,这一届考试还算轻松,不用多学一科。要是国家要求必考外语,语种还是建国以来流行的俄语的话,那姜可可是要抓瞎了,她可半点不会俄语。

确定好方向后,姜可可还是把《数理化自学丛书》买了下来,起码数学能看一看。至于政治历史和地理,这就要到废品回收站去了,书店没有卖这教材。

不过结账的时候书店姑娘看到她买《数理化自学丛书》多问了句,得知还想继续学习时,表示可以把自己的教材借给她。

“小学到初中的教材我都有好好留着,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借给你看的。”书店姑娘也不知为何今天如此热心肠,她对今天的姜可可莫名生出好感,好好珍惜起来的教材也说借就借了。

姜可可也挺意外的,不过没有接受,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谢谢,但是我不太方便拿那么多。”她扬了下自己缠着纱布的手。

这也是委婉的拒绝了,书店姑娘听出来了,没有强求也没有不高兴,突兀地借陌生人东西也不是很方面,是她有点唐突,笑了笑,“那没事。”

最后两人交换了下姓名,算是正式的初步认识了。

姜可可把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和几本杂志抱在臂弯里,走出书店门并往废品回收站而去,然而在还没去到废品回收站,就看见江寄余快速冲了过来。

塘边村这边的气候土豆一年能生长两茬,现在是五月底六月初,地里的土豆刚好收获一期。它是一种块茎植物,跟番薯很像,果实都是在地里埋着,收土豆之前得先把地里的土豆苗给割了,再用锄头铲出来。

爱你哟订阅的大宝贝们~这还是第一次看见爷爷奶奶口中的供销社,里面的东西都透出浓浓的年代感,比如竹壳暖水壶,搪瓷缸子,瓷瓶酒壶,老式挂钟等等,姜可可只有很小的时候去爷爷奶奶住的老家才看见过,长大后这些基本在日常生活中淘汰消失了。

看了一圈,姜可可最后买了一个绿色军用水壶(原身嫌弃这个丑,宁愿用吃掉果肉的玻璃瓶装水也不买这个),圆珠笔和信封信纸,邮票要到邮局去买,还有桃酥豌豆子黄桃罐头,牙膏牙刷毛巾香皂都给买了,价格太低廉有点控制不住手,最要紧是她觉得自己啥都缺,不过最终也没买太多,不是钱不够而是票不够,斜挎包也装不下太多东西。

这么爽快的顾客不多见,但售货员也没说什么,他们供销社售货员的工资又不跟业绩挂钩,顾客买多买少都没影响,而且这十里八乡基本都是往这儿买东西,只有紧俏缺货,还没有卖不出去,这也是售货员态度如此高傲的原因,家里有亲戚是供销社售货员,那是顶顶有面子的事,他们有优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