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将军又重新将目光望向康帝,只见他盯着自己的眼神中带着寒意,似乎这寒意,也并不独独属于自己。
他咽了口唾沫,喉头微动,小心道:“若真如卢统领所言,昭儿此举倒也并非不可宽恕。匈奴人本就习性反复,即便眼下定下盟约,谁又能断言日后不会再起刀兵?”
沈将军的私心当然是要保下沈昀昭,所以见此番有这个好机会,哪怕抱着被康帝怀疑的风险,他也要勉力为之。
姬桓却不合时宜开口插话道:“可沈少将军此举委实蔑视皇恩!纵是匈奴人当真存心谋害,为何不先遣人传信父皇,再从长计议?”沈将军睨他一眼,心中暗道不好。沈昀昭自幼便与这二皇子姬桓结下了梁子,后来不管在什么场合中二人都要争个高下。当然了,每次都是沈昀昭得胜。可这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因此这姬桓更是心中充满怨怼。
他本以为姬桓应当是个识大体的,没想到却是如此以公谋私,这是要生生要在沈昀昭身上割下一块肉来才肯罢休。
恰在这时,门外忽而传来李汝海的声音,“陛下,福熙公主和沈少将军一同到了。”
康帝听了,将目光移向门处,抚掌轻笑道:“来得正是时候,让他们进来吧。”
“是。"李汝海应下,转身通报去了。
晴方与沈昀昭等了一会儿,才见到李汝海从内殿走出来,面上含着笑意,语气中却透着几分薄凉。
他那双浑浊的老眼淡淡扫过二人,慢悠悠示意他们跟上,两人对视一眼,压下心头忐忑,静默着随其入内。
走到内殿,晴方惊异地望见沈将军的身影,但很快便将自己异样的眼神给收敛住,与沈昀昭一道请安问好后,便挺直了腰脊,等待康帝的发落。出乎意料,康帝却只是淡笑着吩咐他们坐下,接着拿过李汝海端来的茶水,抿了一小囗。
“先说说吧,首顿那边什么意思?"康帝笑着问道,他的目光直直落在沈昀昭身上,不愧是真龙天子,自有不怒自威的气质。沈昀昭惊讶看了他一眼,旋即正色应道:“匈奴王说……盟约作罢,日后有的是战事。”
康帝听罢,指尖轻轻转动着手中盛满茶汤的茶杯,目光深意地凝着他,悠悠开口道:“昀昭,前因后果,卢风已与朕言明。朕能体谅你此次的初衷,只是这匈奴若他日卷土重来,你这可是要连累大康的百姓啊!”晴方偷偷瞧了眼康帝,只见他虽然口中说着会连累百姓,脸上挂着的笑容却依旧,似乎是等待着沈昀昭继续说下去。她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康帝是特意埋了个坑要让沈昀昭跳下去。
晴方伸出手,想要拽住沈昀昭的衣角,对方却已然先一步正色开口道:“陛下但请宽心,若匈奴来犯,臣愿以性命护佑大康,叫他们再不敢踏入半步!”他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寂寥的大殿中回荡。晴方下意识偏头望向他,却只见青年眼中满是热诚。她心中不由得微动,那伸出来的手也默默地收了回去。
只是她却不是,台上的康帝已经默然将这一切给收尽眼底。康帝轻笑,语气舒缓,“朕自然是相信昀昭的实力,只是一一”他的笑意一下子隐了下去,话锋一转,那鹰隼般的目光直直刺入沈昀昭眼底,“昀昭既能在此时违反命令,攻入匈奴王宫;朕又焉知他日,你会不会倒戈他处呢?″
康帝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寂然无声。晴方的手心不知不觉出了些细汗,她很清楚,接下来的交谈,才是康帝真正想要的结果。沈昀昭似乎没多意外,他抱拳颔首,坚定道:“请陛下放心,待来日击退匈奴一一”
他的声音势如破竹,同样以不甘示弱的眼神回敬康帝,高声道:“臣自当缴还兵权,从此不再过问世事。”
晴方心头一紧,望向沈昀昭的目光中满是不忍。难道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结局吗?
她忽而想到少时与沈昀昭的一番交谈。
彼时沈昀昭还是十七岁的少年,即将奔赴辽东战场,去与匈奴作战。而她拖着病弱之躯,在如此刻般的飞雪时节立于府门前送行。那是沈昀昭打得第一次仗,她那时不知道为何他要离开自己那么久,连春节都未过,便要整装出发。
她看着沈昀昭骑上高头大马,纵是心中离别愁绪再也阻拦不住,小跑上前,胀红了脸,问他:“哥哥,一定要去吗?”沈昀昭从前从未对她这般居高临下说过话一-以她纤弱的身形,连那马背都难够着。
可他却依旧待在上面,柔声向晴方开口道:“对,一定要去。小晴要在家里好好和父亲母亲过节,哥哥会早日回来的。”“为什么?我想要哥哥陪我过节。"晴方那时不明白,只是小孩子心性的想要沈昀昭陪着自己过热热闹闹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