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宋文豪
  4. 第299章 超乎想象的难度
设置

第299章 超乎想象的难度(2 / 3)


正月’者,君薨而国有主,宗庙得奉正朔。而定公嗣位之际,昭公客死乾侯,定公逾年六月方归,季氏摄政半载僭行君礼。当正月时,鲁室无君、礼乐虚悬,此《春秋》削“正月’者,乃笔伐季氏之窃国,悲周统在鲁之暂绝,《公羊》谓“即位后’但揭表相,《毂梁》“昭无正终’谬矣,夫子深意乃是“王正月’非徒纪时,乃存亡继绝之纲,季氏摄行君礼如冠冕履霜,故削此三字,使乱臣贼子惧。”

答完《公羊传》的三道题,接下来是出自《左传》的三道题。

这三道题在陆北顾看来,难度不算低,但也没有特别难的那种。

“《左传》载“昭公十二年,南蒯筮得“黄裳元吉’,子服惠伯曰:“供养三德为善。’杜预注谓三德乃《洪范》“正直、刚克、柔克’。然南蒯终以叛败,穆姜遇“元亨利贞’而自知无德不免。卜筮吉凶与德行修省孰为本?“三德’之养,当在龟策耶?在躬行耶?试析左氏此载之深意。”

“《左传》载“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闻歌《小雅》,叹曰:“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而王通《中说》反谓:“《小雅》乌乎衰?其周之盛乎!’一诗而判盛衰,二说何以相悖?《小雅》“怨诽而不乱’之旨,当何以通季札、文中子之歧?”

“《左传》载“昭公七年,孟僖子病不能相礼,遗命二子师事仲尼。夫子称:“能补过者,君子也。’然僖子之悔在其将死,仲尼之圣时人莫识。补过之善,贵在早悟耶?抑在终行耶?观僖子“没世而功彰’,于圣人待世通恕之道何所启?”

第六道题,陆北顾以那句著名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作为了结尾。

答完了墨义题里《公羊传》和《左传》的部分,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剩下的时间不多了。陆北顾稍作停顿,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指,随后将目光投向《縠梁传》部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剩下四道出自《縠梁传》的题目,全是高难度,没一个白给的。

这就把嘉祐二年礼部省试的墨义,整体难度拉到了一个超出想象的程度。

第七道题是“《縠梁》载“僖公四年,赞齐桓侵蔡溃敌而“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然同传曰“侵,包人民驱牛马也。’既以驱民为侵罪,桓公“不分其民’乃得褒者,岂非以攘楚存中国之故?《春秋》“明正’之衡,在守经耶?在权变耶?”

此题考察《春秋》对“侵”与“伐”的严格区分。

正所谓“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春秋》强调“王者无外”,故对诸侯间擅动兵戈、取人土地分其民的行为深恶痛绝,必书其事以贬之。陆北顾凝神写下。

“《春秋》大义,首在正名分,别夷夏,严华夷之防,亦严诸侯之等。其于征伐,辨「侵’、“伐’尤谨,曰“粗者曰侵,精者曰伐’,“侵’者,不声其罪,潜师掠境之谓,其罪轻;“伐’者,声罪致讨,鸣钟鼓而战之谓,然亦非王者之师。

至关乎“土地分民’,则《春秋》所深恶,责宋襄公不击未济、不成列,虽败犹荣,盖深惜其不能攘夷狄、保中国之民地也。故凡书取田邑、迁民俘,如“齐人取讙及律’、“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等,《春秋》皆直书其事,不予其得地分民之“正’,此即明证其罪,所谓“一字之褒贬’也,盖土地人民,天子所授,非奉王命,擅取擅分,是为僭越大恶,特书以贬之... .”

第八道题则是令人头痛不已的高难度辨析题目。

“《縠梁》载“成公元年,丘作甲,非正也。’责农工易职之害。杜预释为“丘出甸赋’,然哀公“用田赋’倍征已称不足。若赋敛果四倍于古,《春秋》当书“暴’而不止于“讥’。杜说之谬,岂在昧《春秋》“变古易常’书“作’之例?”

《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所谓“丘”是地方基层组织之名,而“甲”指的是铠甲,所以“作丘甲”意思就是使一丘之人均制铠甲。

陆北顾沉思了好一会儿,方才写下。

“杜预“丘出甸赋’四倍取民之说,大悖《春秋》书“作’之法,考《春秋》书「作’有二例,若变古利民则直书如“作三军’,若暴敛害法则必诛,如“用田赋’书“初’示始祸。今“丘作甲’但书“非正’,未加“暴’「虐’之贬,足证其赋未剧增。

据《周礼》一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此常赋也。至成公时戎患频仍,令每丘增造甲胄,乃农隙制兵,《縠梁》责“农工易职’者,忧夺民穑事、坏礼制分业,非谓赋敛。杜预强解“丘出甸赋’,使成公赋税四倍于前,然哀公“用田赋’倍征已致“公室不足’,若成公果取四倍,《春秋》当书“初税甲’而大书“饥’“盗’矣。

故杜谬有三:一昧书“作’不书“初’则非始祸之例;二淆军赋定制与横征暴敛之别,三违《縠梁》本斥“易职’非“重赋’之旨。要之,“丘作甲’乃战时民兵之备,夫子贬其“非正’者,警后世舍井田协作之本,开全民皆兵之气象耳。若如杜说,则《春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