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初六迎亲的队伍长长一串,雇的鼓乐一路吹吹打打往孔府而去,甄家二郎骑着挂了红绸的白马,玉树临风的模样与当日中得探花骑马游街时一般无二。这马正是裴砚清赠他的贺礼,有这匹马的交情在,甄家二郎如今是奉裴砚清为圭臬,甚至连宝镕也叫他收买了,只因他赠了宝溶两幅前朝大家的墨宝。甄家亲戚不多,这等喜事多仰仗街坊邻里来帮忙,一群人热热闹闹在院里备菜,请来做大席面的师傅在灶间忙的热火朝天。迎亲的队伍接到新娘以后,要绕一圈等吉时。堂屋里都是二哥的同僚上峰,留了两桌等孔家来人,外头则是二郎同僚或是同窗好友,其余多是甄家在汴京熟识有交情的朋友,便是没收到请菜,也有不少人赶来凑热闹,若只是凑热闹倒也罢,只怕有那浑水摸鱼,借着摆酒谋利。毕竟甄家来往多是商户,不少人都有心与官宦人家攀上关系,若在这大喜的日子生出事端来,难免惹人笑话,不过有宝珠守着,倒没出什么事儿。今儿甄家办酒,董家表兄不曾来。
看宝珠行事愈发稳妥,甄家姑母眼神落在她身上久久不曾离开,宝珠定下亲事一事她也听说了,凡是见过她行事的夫人太太没有不喜欢的,只是有些嫌弃甄家出身,有那家中儿子纨绔些的,自甄家二郎做官以后便留意到了宝珠,想去甄家求娶,只是多叫甄家姑母挡回去了。
如今宝珠说下亲事,又是先前汴京城都出了名的指挥使裴大人,便是徐娘子没有特地去与人说,董家也知晓这是门好亲。看宝珠一时心里酸涩,只叹一声有缘无分,至于恒之的亲事,也该誓摸起来了。
迎亲的队伍绕了路,轿夫们从孔家接了人,又从另一个方向饶了整一圈,街道两边许多伸手道贺的,有人拦轿,甄家跟去迎亲的人便撒些红枣花生或是铜板,队伍热热闹闹近了甄家巷口。
吉时已到,鞭炮烟火齐放。
孔小娘子言笑晏晏,窄袖对襟褚子显得人比寻常更庄重,穿戴也十分讲究,头上是铺翠牡丹冠,臂上是如意云纹金钏儿,颈上戴着点翠金璎珞项圈。十八抬嫁妆从大门进来,后头跟着来送亲的两位兄长并亲戚。裴砚清今儿也在迎亲的队伍当中,一群人中只他与二哥最显眼。拜过高堂走过礼,外头便开始宴饮。
宝珠端了糕饼叫孔小娘子与一边的女使先垫垫肚子,孔小娘子只带了一个女使一个婆子到甄家来,其中一个便是常跟着她的,也是上回她女扮男装去寻二哥时的那位。
等宾客尽散,天已彻底黑了下来,新房里红烛明亮,二哥今儿饮了不少酒,话比寻常多出许多,进来的不单他,还有几个婶子。宝珠拉着女使将几个婶子一并支了出去,只说家里余下不少喜饼,叫几位婶子一道去拿。
这喜饼是甄家自己做的酥皮鲜肉饼,猪油和的饼皮,一口咬下去饼酥肉香,饼皮上头用红曲印了双喜字,瞧着便喜庆。这喜饼外头买都买不到,一听还有饼子拿,几个要凑热闹的婶子也不凑热闹了,跟在宝珠后头去拿饼子。
这喜饼不少人家见着都来打听是从哪里买的,宝珠不放过一桩生意,若有问的边说是从甄家食店定的。
等搞定这几位婶子,回来一看裴砚清更是醉意熏天,阿娘说今儿不怪,他替二哥挡了不少酒。
甄父与蒋实一起将人扶去客房歇下,宝珠熬了醒酒汤叫他醒酒,新婚之日,新郎官到底要留几分体面,他便在旁边被取笑着灌了不少酒。“倒也实在,谁敬都喝。”
宝珠看人躺在床上醉的不省人事,宝珠端着汤与他灌下,等人略清醒了,这才叫蒋实与刘四套车将人送回去。
孔小娘子性子大大咧咧,甄家也不是什么弯弯绕绕的人家,虽是新妇,相处起来没什么摩擦。
等三朝回门,甄家二郎这假也到了。
二哥去年就租好了宅子,徐娘子也道新婚夫妻不好分离,孔小娘自与甄家二郎便一起欢欢喜喜去了任上。
年里成亲的不少,不说别的,就是巷子里都不少喜事,许多吃过甄家那喜饼的,便也来甄家定,店里生意交给蒋实,宝珠便日日在家里烤喜饼。年里生意好,蒋实将那五贯钱的食牌去了,想办食牌的多是十贯二十贯的来办。
店里生意忙碌直到正月十五过了,年味渐渐淡去,铺子里生意也慢慢冷了下来。先已与一众食客说了店内要重新整修,门口也贴了红告示。那些买了食牌的食客得知不是跑路,而是重新整修,待新开张与他们有更大的优惠,这便放下心来只等食店重新开业。今年元宵宣德门前仍有歌舞百戏,宝珠自家没去,叫刘四儿去卖这也是一笔进项。
正月十八甄家食店闭了店,虽不接堂食,但若是有人提前订菜,这生意宝珠依旧做,店里整修这段时日,伙计们工钱照半数发。因有人订菜,灶下陈嫂子工钱照旧。
趁着店里重新整修,蒋实好好逛了一遭汴京城,带着买好的礼,趁着店里无事,与阿忠一起回徐州去了。
两家铺子中间彻底打通,宝珠去衙门银钱批了文书,正是想在这铺子上头盖一层二楼出来。
即便两间铺子打通,也并不是很宽敞,如今加盖一个二楼出来,铺子里头就要松快些,况且宝珠想着要砌个灶间,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