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谢邀,我,小学生,已成厨神!
  4. 第49章 肉饼瓦罐汤(二合一)
设置

第49章 肉饼瓦罐汤(二合一)(2 / 3)


都咽了不少。

现在终于能喝了。

“大家快尝尝,可鲜了。”

看着店里人手一份的瓦罐汤,不用说几人也能看出来这是特色,还有这么多人排队等着打包瓦罐汤。

不自觉的,大家就对这份汤产生了好奇。

盖子上菜的时候就已经打开了,这会清澈见底的汤里有什么,一眼就能看到。

猪肉蒸出来的油分漂浮在汤的表面,仿佛给食材镀上一层油亮的滤镜,鲜味几乎化为实质飘在他们鼻尖。

大家拿起白瓷勺子,轻轻的舀了一勺汤,感受到热气的温度,稍微吹了吹送入口中。

没曾想还是被烫的一激灵。

“嘶!好烫啊!”

被疼痛忍耐度低的人,刷的下,直接给一口汤吐了出来,连忙去冰柜里拿冷饮,这大夏天的烫一下,对舌头来说简直是灾难。

看到他的惨状,其余人喝着汤越发的小心了。

狠狠吹上半天,才小心翼翼的浅尝一口。

下一秒,人直接愣在了原地。

随着这口汤融化在舌尖,鲜香的滋味在口腔内蔓延,各种复杂的情绪纷纷涌上心头,让人百感交集。

黄总的声音淡淡的响起。

“这跟小时候家里火柴土灶里煨出来的肉汤味道很相似,我已经很多年没喝到过了!”

人上了年纪,总是会想起从前印象深刻的事情。

不管是事,还是人,或者是一道菜。

农村老家,小时候最美味的就是土灶里用瓦罐煨出来的汤,鲜的没话说。

带着柴火的香气,一煨就煨上大半天,长达十几个小时,一般都是他早上去学校上学,晚上到家才能喝到。

肉的鲜味都被时间融入了汤里。

那烫,就那么一小份,两碗的量,配上肉,全家人都舍不得吃,只留给他一个人吃。

说他在长身体,多喝煨到烂的骨头汤,说补钙,吃了长高。

长大后,离开了家,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土灶煨的汤了。

因为老家拆迁,现在一家都住在回迁楼房里,亮堂的厨房再也没有那瓦罐汤的味道。

惦记了多年,没曾想还有能尝到的一天。

原来他喜欢的不是这道汤,而是当时。

怎么不怀恋呢,小时候的他仿佛一个宝贝,被全家人哄着,疼着,长大后成了社会的边角料,拼命的往上爬,想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但只要想起那碗汤,就仿佛自己还是那个全家的宝贝。

黄总低下头掩饰掉微红的眼眶,压抑着情绪。

努力瞪大眼睛,一滴眼泪还是不受控制的滴落到瓦罐里,跟汤融入一体。

黄总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伤感的时候。

苦笑着继续舀起一勺汤喝进嘴里,一滴泪的加入没使味道有什么变化,只是情感仿佛更浓烈了。

一桌上人就黄总职位最高,听到他说的话,自然都捧着。

“那是,小时候家里的土灶闷的大锅饭也好吃,底下煮着饭,上面蒸着菜,一锅熟,吃饭的时候端上来,那锅巴特别的好吃。”

老家在农村的同事特别的有感触。

也不知道为啥,总感觉农村的有些东西,就是比城市里的好吃。

一方地方一方水,就连水的味道都有细微的不同。

“说起这个,我在外面吃的稀饭粥之类的,就没老家大铁锅柴火烧出来的好吃,米都带着米香味。”

“我跟你们不同,这肉饼汤就是我喝过最好喝的汤了,真鲜啊,吴先生真是厉害,竟然能找到这么好吃的店,我们本地人都不清楚。”

说起这个,黄总等人都看向吴发。

这倒是真的。

他们不说老家都在佳城,但因为工作在佳城长期住在这边,有什么吃的玩的,按理说应该比一个外地来出差的人更精通啊。

这小店他们都不知道,竟然被吴发找到了。

“嘿嘿,也是缘分,我住的酒店就在附近,然后中午点外卖点到了瓦罐汤,觉得好吃,就早早过来点餐占位置了。”

“那真是好运气!”

“可不是。”

“店里生意这么好,难为你提前来排队,大家多吃点,别辜负吴先生的好意。”

黄总领这份情,再说这汤他确实满意,一时间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

……

晚上七点多,一些关注何志尚就是为了在吃不到方商做菜蛐蛐他的粉丝意外的发现这人发布了一条动态。

配图一张站在阿军排档门口排队的照片,店铺名拍的非常的清楚,还配了位置地点。

文案倒是空白。

但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上午这人的p地址还在安省,这会他们再点开看,这人的p已经显示在大兴省了。

阿军排档所在的佳城就在大兴省。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这些粉丝天天骂他,给人骂到佳城来了!

这是来干嘛?

难不成是要线下单杀他们?

还是要粉丝行为正主买单,直接找小老板去了?

发现这点的粉丝慌得不行。

俗话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