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兄长被认回东宫后
  4. 021
设置

021(5 / 7)


,再重要的人、再重要的事,你迟早也会淡忘。”

薛嘉宜掌根撑地,缓缓直起了腰。

“是。您说的对。”

人之常情,本就不是嘴硬能改变得了的。

她垂着眼眸,没反驳宗太妃的话。

“我的人生会向前走,我也不知道,我会记住兄长多少年。”宗太妃未料得会听到这样的回答,微微一怔,旋即,却听得她继续道:“所以我才有这般恳请一-因为这三年,我的心,想完完整整地留给他。”薛嘉宜在庆安宫的第二个年,如冬雪一般,很快便尽了。又是一年冬去春来,庭前草木葳蕤,她给宗太妃新养的鹦鹉喂了食儿,又悄悄捋了一把它脑袋上翘起的那撮毛,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鸟笼。徐柔歆路过,悄悄嘀咕:“回回喂鸟这么开心。”薛嘉宜这回听到了,不知是为自己还是为鸟辩解:“因为它真的很可爱啊。”

徐柔歆一噎,还没想好该怎么回她这句话,一道身影,忽然自殿前急奔而过一一

薛嘉宜亦是侧目,看清了来人是宗尧之之后,她的瞳孔微微放大,在心跳加速之前,很快却又冷静了下来。

她在幻想什么?

半年过去了,她居然还在期盼着一个渺无可能的好消息。然而很快,殿中就爆发出了宗尧之爽朗的大笑。“姑母!我爹他还活着!”

随即便是宗太妃亦难自持的声音:“你说什么?”宗尧之朗声答道:“西南传来消息,我澧朝王师,直破南诏大军!姑母,原来我爹他们遇伏之后,并未身陨,而是趁势潜伏在了南诏后方的山林中。”“这半年来,他们穿插、迂回,收拢挑拨了南诏附近的好几个部族,最后与我王师里应外合,打了一场大胜仗!”

“这个消息,西南边军是早知道了,只是为引蛇出洞,防走漏风声,才一直瞒下。姑母,如今,你尽可安心了!”

这样惊喜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宫城。

皇帝那边看到这份军报,自是比太妃更早。他大喜过望,嘉赏的旨意和不要钱一般往下发。

只可惜,这一次封赏的名单里,薛嘉宜没能和上回一般,找见那个名字。已经擂破了的鼓皮,任凭多重的锤击,也无法再发出震彻的声响。她不再失魂落魄,也没有眼泪可流,只是有些恍惚一一仗打赢了,可她的哥哥呢?

而宗太妃与宗家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听闻宗甫这个堂弟还活着的消息,自然是欣悦万分。

不过太妃的欣喜,更多是从宗家的角度考虑的。宗甫早年间于皇帝有救命之恩,昔年宫内走水,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把皇帝从已经燃烧得摇摇欲坠的宫殿中背了出来。因此,皇帝对这个死党,可以说是独一份的信任。但皇帝的多疑,也是独一份的存在,他的信任很吝啬,吝啬到只给宗甫一人,甚至不会落到宗家其他人的头上。

宗甫在外出征,他的儿子照样要留质京城。即便宗尧之饱读兵书,却也依旧少有施展的机会,宗家上下,几乎全靠宗甫一力支撑。宗甫活着,和换他的儿子来挑门庭,那真是可以想见的、截然不同的场面。宗太妃如何高兴暂且不提,庆安宫反正是喜气洋洋了起来。一众笑脸间,薛嘉宜的强颜欢笑就显得十分扎眼了。想及她的身世和遭遇,宗太妃倒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和她计较,反而还大手一挥,给她派了出宫的差使。

“近年来战事频频,百姓日子也辛苦,既有这样的好消息,也该散散喜气,为我宗家、为黎民积福。”

“你带好人和米粮,去城外和灵谷寺的师傅一起布施吧,就当是散散心。即便宗太妃不说,薛嘉宜也知道,这是在体谅她、为她好。否则,何必要管她心里难不难过,又会否触景生情?薛嘉宜轻垂眼帘,恭谨应道:“是,我一定办好。”每逢节庆,庆安宫时常向外布施,进宫也一年多了,薛嘉宜不说驾轻就熟,却也知道该怎么做。

她领了宗太妃的命,随即去向皇后处报备。皇后姓王,是皇帝的发妻。皇帝都有一串孙子了,她的年纪自然也不小。见庆安宫的女官来,王皇后没有为难,随便交代了几句,知道是去施放米粮、救济流民的,她还着意从自己的宫里添了一点。薛嘉宜准备好后,从庆安宫里点了几个小宫女打下手,一道出了宫。能出宫透透气,小宫女们高兴得紧,绕着她一口一个好姐姐的叫。饶是脸皮厚了许多,薛嘉宜还是很不好意思。一一她做惯了妹妹,至今也不习惯被人叫姐姐。只是到了京郊,看到如今流民遍野的景象之后,薛嘉宜的心情便沉重了许多,笑不出来了。

今上如何,即使大家不说,心里却都是有数的。天子脚下尚且是这般光景,四境之中,又过的是什么日子呢?也不知洪妈妈他们在严州府近况如何,这一年都没有信来…薛嘉宜心下发紧,心道回去之后,一定要找办法去问问。薛嘉宜亲力亲为,和其他人一起,在灵谷寺所在的山脚下,把棚子支了起来。

灵谷寺的大师傅手持佛珠,朝她投来赞许的一瞥,薛嘉宜微赧,抿唇一笑,又去看锅去了。

棚子一支,流民们就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的,米粮的芬芳散开之后,更是乌泱泱地涌过来一群。

薛嘉宜带着几个侍卫,在现场维持秩序。

一切一如往常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