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1章
西子这回受了不小的惊吓,一直蔫蔫地蜷成一团,连那一身雪白的毛发都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郑相宜心疼得不行,将它抱在怀里柔声安抚了好一会儿,又找来何芳仔细询问当时的经过。一听到冯侍妾竞伸着长指甲要去抓西子,她顿时气得火冒三丈“西子怎么没一爪子挠她脸上!”
一旁侍立的宫人吓得连忙跪倒在地。冯侍妾虽地位不高,可肚子里怀的毕竞是皇长孙,是个金疙瘩。更何况陛下这位“祖父”还在旁边听着呢。封决脸上却依旧平静,只抬手轻轻抚了抚她翘起的发丝,温声道:“乖,不气了。”
郑相宜气得脸颊泛红,愈说愈恼:“淑妃还有脸要本郡主给她一个说法?我还没让那冯氏给西子赔罪呢!陛下一_”她越说越委屈,抬眼望向他,眼圈微微发红:“您看,冯氏不过怀了个孩子,她们就敢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封决眸色微沉。往日淑妃待相宜是何等客气,方才却迫不及待想压她一头,这些他都看在眼里。
不过一个尚未出世的皇长孙,就让她气焰如此嚣张。若真让封钦登上皇位,这宫中哪还会有相宜的容身之处?
小人得志,,不外如是。
他轻抚相宜的脸颊,声音温和却笃定:“相宜放心,只要朕在一日,就无人能越得过你去。”
郑相宜在他温柔的目光中渐渐平静,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低声道:“陛下,您得一直好好的……您若走了,他们都会来欺负我。”有陛下在,她便是最骄傲、最肆意的德仪郡主;可若陛下不在了,那些人只怕会争先恐后将她踩入泥泞之中。
前世的她始终没能明白这个道理,嫁给封钰后依旧任性妄为,却再没有一个人像陛下这样毫无条件地包容她、护着她了。封决轻轻拍着她的背,眼底情绪晦暗难明。“相宜不怕。”
皇子也好,皇孙也罢。在离去之前,他自会尽力为她扫清一切障碍。天寿节前一个月,封钦与封钰两兄弟终于得以返京,却并未立即得到陛下的召见。
朝中众人愈发看不透圣意。
端王居长,其妾室又有孕在身,即将诞下本朝第一位皇孙;而从前不起眼的敬王,于海兴县任职期间政绩不俗,颇得民心。两位皇子各有所长,皆具储君之相。
可陛下态度却始终不偏不倚,甚至待两位皇子异常冷淡,丝毫未流露出任何立储的意向。
储君不定,则国本不安。
不少大臣忧心忡忡,唯恐步前朝后尘--因帝王早逝却未定储君,最终引发朝局动荡。
然而,一旦有人于朝堂上提及立储之事,必遭陛下冷言斥回。几次之后,再无人敢轻易上书奏请。
前朝因立储引发的纷扰,郑相宜并未怎么放在心上。她记得清楚,前世陛下是在她嫁给封钰之后,才最终立封钰为太子。如今,还早得很。眼下她更关心的,是即将到来的天寿节。
她得好好想一想,今年该送陛下什么生辰贺礼。去年她亲手写了一张“寿”字,今年可不能再那么敷衍了。
木琴在一旁为她出主意:“陛下向来喜爱书画,郡主不如寻些名家墨宝,作为贺礼献给陛下?”
郑相宜却摇了摇头:“这样不够有诚意。况且,投其所好的人肯定不少,我才不想跟他们送得一样。”
木琴转念一想,确实如此。陛下坐拥天下,库中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寻常字画恐怕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郑相宜托着腮,满脸愁容。若还像从前那样只将陛下当作长辈,她倒不至于如此为难;可如今她既存了别样心思,想要“追求"陛下,自然不能再拿应付长辈的那一套来敷衍。
更何况,她还打算借着献礼的时机,顺水推舟向陛下表明心意。这礼物,非得送到他心坎上不可。
木琴忽然灵机一动,说道:“奴婢前些日子瞧郡主练琴进步飞快,不如……就为陛下弹奏一曲,或者跳一支舞?”
郑相宜原本无精打采地托着脸,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对呀!先献舞,再敬酒,然后顺势表露心意,最后再推倒陛下…这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她郑重点头,唇角弯起:“嗯,这个主意好。”是得好好准备,给陛下一个惊喜了。
郑相宜还没把“惊喜”准备妥当,倒先在紫宸殿外结结实实受了一场惊吓。“……相宜。”
一撞见封钰那张脸,她心里顿时暗骂一声晦气,脸上也没几分好颜色,冷冷道:“让开。”
她可还没忘,上回封钰在御花园里攥着她的手不放,偏巧还被陛下撞个正着。
封钰却仍堵在门口,一双漆黑的眸子紧紧盯着她不放。那日他才刚与郑相宜起了冲突,隔日父皇便将他逐出京城、外放至海兴县。若说这其中没有郑相宜“推波助澜",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信的。他原本就厌恶她任性骄纵的性子,本以为离京之后只会更加憎恶她。可不知为何,午夜梦回之际,他却总不由自主想起她的脸。想起她捏着他下巴,满脸轻蔑、丝毫不将他放在眼里的模样。可那张脸偏偏生动又艳丽,一旦想起,就叫他呼吸发紧、心神不宁。就像此刻,她眼尾轻挑,漫不经心地从他身上掠过,仿佛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