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侯门庶子
  4. 第十三章接招
设置

第十三章接招(1 / 2)


刑部大理寺的公文也都到了。与枢密院的公文大同小异。都是督促办案。与枢密院公文不同的地方。就是这公文更偏向于,确定顺天府办案。也就是刑部与大理寺表示,你掉进火坑里算你倒霉。我们不想接这个案子。最多派人协助办案。

王简之只能看着自己的师爷,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啊?”

“老爷。这分明是宁国公府要将武宁侯府置于死地。”师爷说道“如果老爷不顺枢密院的意,枢密院严令,让老爷罢官也是弹指之间。”

“我知道。但要是得罪了南海郡王。我这顺天府也坐不稳。”王简之说道。

“眼下的情况,这烫手山芋是扔不出去了。只能想办法将责任推出去。”

“怎么办?”

“以案情重大,将三法司全部拉来。会审,以事涉禁军,将枢密院拉过来,总之,即便老爷是主审官,上面一排婆婆坐着。不管审出什么事情,与老爷您无关。”

“老爷从公论就行。”

“好办法。”王简之说道。但他又有一些犹豫,说道“如此一来,这案子就越发大了。也越来越难以收场了。”

大夏办案规格最高级别就是御审,也就是皇帝亲自审案。但这种规格虽然高,历经五朝,也没有几个皇帝亲自审过案,几乎都是虚的。

再往下就是会审了。

而现在,王简之将这么部门拉过来,那就是会审。

三法司,顺天府,枢密院,如果再将内阁拉过来,那就到顶了。仅次于御审的规格了。

这样案子,自然是大案。

每一场大案,收尾都不好办。

一个不小心,他这个主审官就要栽进去。

“我的老爷啊。你还以为这案子小吗?宁国公府要将武宁侯府往死里弄。本朝能干掉一个侯府的案子,能算是小案吗?”

王简之略一思索,发现一个了不得的问题,说道“就规格来说,这是逆太子案后,第一大案。”

一听这话,师爷也觉得瑟瑟发抖,说道“老爷,您别说了,这太不吉利了。”

从道理上来说,没有什么问题。自从逆太子案后,皇帝倦政,与天下政事上,与民休息。几乎上没有什么大案了。

但一想起逆太子案,被杀的人头滚滚。

师爷就浑身打哆嗦。

*******

郑邦承对这一件事情非常关注。

这边刚刚有风声传来,郑邦承就立即叫来了贺重安。

问“最近情况如何?”

“一片大好。”贺重安说道“借府上的十万两,过了年就能还清。”

郑家为贺重安站台,让贺家背后的政治势力与宁国公相差无几。京城各方势力顿时不敢随意站台。

而贺重安也完成了产业链整合。

煤矿开采,运输,煤球生产,一整条产业链都在贺重安手中。

贺重安还没有对具体生产环节进行整顿,但仅仅是理清一些环节,就给贺重安带来很大的成本下降,如果丰裕号再打价格战,贺重安保证能将价格打得更低。

自从裴之孝死后。贺就也就停止对丰裕号出城的限制。

只是即便如此,丰裕号的商业网络,也组织不起来了。

几乎拱手将煤球市场让给了贺重安。

不出意外,不要说京城,京城附近府县的煤球生意,都会被贺家垄断。半年赚出十万两,绝无问题。

“裴家已经出手了。”郑邦承将裴之孝案,告诉了贺重安,说道“你准备怎么办?”

贺重安心中暗道“终于来了。”

他等了裴家出手很长时间了。

不然他手上的王炸不知道怎么出了。

“裴家居然拿这个案子做筏子,真够蠢。”贺重安说道“但我自有办法应对。请郑叔放心。”

“什么办法?”

贺重安微笑说道“郑叔,真想知道?”

郑邦承心中一动,他虽然主持这一件事情,但知道多少,还是有讲究的。

并不是知道越多越好。知道越多,很有可能成为合谋。

而且贺重安手中最大的王牌,不敢让郑邦承知道,怕郑邦承吓跑了。所以故意卖关子。

他见贺重安如此有信心,也就不问了。说道“你心中有数就行了。”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我只求郑叔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请帮我将这一件事情闹到御前。”

郑邦承为之一惊,说道“闹到御前,那事情可就大了。到时候如何收场?”

“就是要闹大,见到陛下,我才有办法。而且,如果不闹到御前,郑叔又如何看出陛下的倾向?”

郑邦承心中盘算,的确他支持贺重安,不就是试探皇帝的想法。

不让皇帝做决策,如何试探皇帝的想法?

“但你要想清楚,当今陛下-----”郑邦承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对皇帝的感觉,说道“总之,天下事,都在陛下眼中。闹到陛下面前,会有什么结果,我就不清楚了。你要有心理准备。”

贺重安说道“请郑叔放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无怨无悔。”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