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侯门庶子
  4. 第五十六章郑邦承之心
设置

第五十六章郑邦承之心(1 / 2)


“请郑叔放心,我娘是可以做家里的主。”贺重安说道。

“哈哈哈。”郑邦承笑道。

很显然,武宁侯惧内的传闻,他也听说过。

“我也有一件事情,想要与郑叔说。”贺重安说道:“蒙陛下圣恩,将丰裕号赏给了我。但我岂能独享?贺家产业不多,唯独在煤上尚可。我想将丰裕号其他产业,全部剥离出来,用来还郑叔的十万两。”

“也算回报郑叔恩情。”

前文说过,丰裕号是一个大杂烩,什么产业都有。在贺重安看来,管理上是非常麻烦的。

贺重安仅仅想要煤业这一条线上的产业,将其他产业都让出去。

一方面减轻管理的问题,另外也是要与郑家建立起更深层的联系。

郑家是他现在唯一的靠山。自然要好好拉拢。

对于郑家来说,钱并不算什么。但这些产业都是京城优质产业,郑家要在京城置办产业,想要置办这些产业,也是要费一番手脚的。

更何况,这也与贺重安之前建议呼应。

表示,他贺重安,一直是将郑叔的事情放在心上的。

郑邦承推辞了两下,最后还是收下了。

郑家固然不在意一些钱财上的事情,但贺重安礼,却一定要收的。

送礼与收礼,都是有讲究的。

贺重安仗着郑家的势力,吃上肉了。自然要上供。不在于郑家需要不需要。

郑家面对贺重安礼一定要收,否则不收的话,贺重安就要重新定义,贺家与郑家的关系了。

一番寒暄之后。

简单的礼尚往来,其实表示之前种种,但贺家与郑家之间的联盟继续下去。

当然了,郑家也在其他方面给贺家一些照顾。

人情关系,就这样一来一往之间建立起来了。

只是一些问题,就宜粗不宜细了。

比如,贺重安攻击晋王这一件事情,为什么没有给郑家提前报备。这些事情,就如风而过。

一切向前看。

贺重安问道:“郑叔,此事之后,宁国公会如何报复?”

“报复?”郑邦承叹息一声,有些黯然说道:“你不知道咱们这位陛下是什么样的人。宁国公怎么会报复?算算时间,大概已经有消息了。”

似乎说曹操,曹操到。

立即有人来报,宁国公府挂了白,说宁国公疾病,去了。

贺重安陡然一惊。

贺重安此刻才明白,皇帝在宁国公那几句话的意思。

皇帝就是让宁国公体面去死。

只是贺重安当时没有往那个方面想。

心中十分震惊。

这一件事情,是他策划的。

但他没有想到,宁国公,开国勋贵之首,枢密院使,就因为这一件事情,居然死了。

就这么死了。

政治斗争是很残酷。

贺重安知道,但远远低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程度。

后世,这种前几排的大人物,哪里那么容易死啊?

而现在,就如此轻轻松松简简单单。

他只觉得后背发凉。

“我当日觉得,我一个回应不好,就必死无疑。现在看来,绝非错觉,甚至比我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贺重安一想起这个。

就后怕。

无知者无畏。

贺重安要将此事捅到御前,固然是觉得自己拿了王牌。但本质上,是他对皇权缺少畏惧。才敢算计皇帝。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

“我还干,但不能这么草率了。”

舍得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

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深谙政治经济学的现代人,早就将封建主义解构过不知道多少次,他心中从来没有什么皇帝的神圣性。

他怕是因为力量悬殊,命悬人手。

绝非对皇帝心悦诚服。

今后,对皇帝权威与实力要重新评估。不能再出现在如此超出预计的事情。

郑邦承见贺重安如此表情,也微微安心。

可以说腊八宴上一出,也将郑邦承吓到了。

他也没有想到,贺重安会将事情闹得如此之大,对贺重安又爱又怕。

爱,自然是贺重安有能力,有手段。是一柄好刀。

他调往枢密院,几乎是板上钉钉了。迈出冲击枢密使的第一步。收获满满。

怕,就是贺重安做事,简直是要将天给掀翻,夺嫡的事情,是能随便拿出来的吗?

而今见贺重安知道怕。

语重心长地说道:“重安,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咱们这位陛下,几十年风风雨雨,他什么没有见过。有些事情,在做之前,要好生思量。晋王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只是今后,不要再闹出这样的事情了。”

贺重安说道:“郑叔教训的是,我今后再也不敢了。”

随即又说了几句,贺重安就告辞了。

郑邦基将贺重安送出去之后。随即来见兄长,说道:“大兄,你为何对贺重安如此客气?贺重安将晋王的事情,闹出来。如果今后晋王登基,我家-----”

“将晋王的事情闹出来,是贺重安的意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