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英国公张辅不出,武安侯郑宏跳的最厉害,仿佛成了武勋代言人。
文武大战,文官们怎会附和郑宏?
那是资敌。
那么,他们图什么?
图郑宏小白脸?
唐青挠挠头,手突然一僵,抬头道:“制造武人内讧!”
冷锋定定看着,唐青纳闷,“怎地,不对?”
冷锋叹息,“小唐,你这般聪慧,我便放心了。”
在文武大战的当口,这厮作为文人一派,专门跑一趟报信,这份情义让唐青不禁感动不已,“冷兄,改日咱们兄弟去做文章。”
做文章便是二人之间的暗号。
冷锋板着脸,“做文章不可轻忽,回头我仔细教你。”
呵呵!
唐青勾着他的肩膀,低声道:“你这个雏,谁教谁呢?”
文武合流,竟然是冲着郑宏去的。
唐青又却成了工具人。
卧槽尼玛,地位低就没人权吗?
唐青坐在书房,让鸳鸯侍候笔墨。
鸳鸯喜滋滋的想,大公子这是要改行从文了吗?好事儿啊!
文贵武贱,这是从北宋传下来的遗毒,哪怕到了此刻,依旧是每个人心中的标准。
唐青写下了郑宏的名字,又写了文官,最后写了王和黄。
郑宏当下看似风光无限,可他没有英国公张辅的威望,无法整合武勋的力量。
文人擅内斗,可在对武人上却格外稀奇,团结如一人。
先把武人干翻,弄成贱人,咱们再继续斗。
但凡他们对异族有这等觉悟,大明国势也不至于如此。
武勋们不团结,此战的结局自然就定了。
可王振和英宗却在袖手旁观。
这不符合王爸爸心狠手辣,权倾朝野的人设啊!
更不符合英宗想重现太宗皇帝辉煌的愿景。
那么,他们在等什么?
难道是……钓鱼?
唐青挠挠头,用毛笔在郑宏的名字上画了一杠。
看似风光无限的武安侯,也只是王爸爸和英宗的工具人。
两个老银币躲在后面,正盯着文官们的动向。
“这个判断,至少有七成可能。”唐青把纸揉成一团,丢进了废纸篓中,想想又捡出来,“鸳鸯,弄火来。”
“是。”鸳鸯点燃蜡烛,唐青把那张纸摊开,直至看着整张纸都化为灰烬,这才放心。
“大公子,这些也需要守密吗?”鸳鸯只看到唐青胡乱写了几个字。
唐青抬头,“我在想个事儿。”
“……”
“和你有关。”
“大公子吩咐。”
“我在想,要不要杀了你灭口。”
鸳鸯愕然,掩口瞪大眼睛。
“哈哈哈哈!”唐青大笑,起身道:“郑宏要丢人了。”
弹章进宫,王爸爸一看,随手丢在一边,对张朝说,“郑宏犯蠢,给了那些文官机会。”
喜宁来了,“王太监,陛下听闻文武都在弹劾西城兵马司,令咱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文武合流一旦形成,英宗睡觉都得睁只眼闭只眼。
王振思忖片刻,“回禀陛下,就说,郑宏不顾大局,咱这里会令人处置。”
喜宁笑吟吟的道:“可咱怎地听闻,是有人给了武安侯没脸?”
张朝冷笑,“这也是你能过问的?”
喜宁呵呵一笑,“也是,如此,咱便回了。”
王振一直在盯着他,直至他出门转向,才对张朝说:“这是一头喂不熟的狼崽子。记住,盯着他,寻到机会……”
“是。”张朝暗喜,当初他和喜宁竞争服侍英宗的机会,喜宁胜出,为此他心有不甘。喜宁若是倒台,他的机会便来了。
王振摆摆手,等张朝走后,突然笑了,“都是人精。不过,不读书,手段太过拙劣。”
郑氏令人去娘家传话。
“姑奶奶说,那唐青执掌西城兵马司,关系到此次文武之争的大局,侯爷切莫以为此人无足轻重。”
“让她管好自己的一摊子事,侯府无需她操心。”郑宏冷冷的道:“至于唐青,弹章已然进宫,一个小货色罢了,不值一提。”
“是。”来人准备告退。
“侯爷,宫中来人了。”
宫中来的是个内侍。
郑宏赶紧出迎。
“竟然是张朝?”郑宏见到是张朝,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几分,“这是哪阵风把老张你给吹来了?”
张朝止步,微微抬头。
“王太监有话让咱转告武安侯。”
郑宏赶紧束手而立,在场的全数肃立。
周围鸦雀无声。
唯有张朝的声音在回荡着。
“你去问问武安侯,是陛下给的俸禄不够多,还是封赏不够高。问问他,国公他要不要?”
郑宏瞬间腰杆就弯了,“下官不敢。”
“你再问他,是大局要紧,还是他妹夫家的那些狗屁倒灶的烂事要紧?若他觉着是石家的事儿要紧,那便撤了武安侯的爵位,让他去石家服侍郑亨。”
石家和唐氏之间的暗斗都落在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