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的唐三彩被他认定为现代仿品,一幅“宋代”字画被他判断为明代作品。
每一次,南卓都能说出详细的理由,从工艺特点到材料成分,从时代风格到历史背景,分析得头头是道。
而三位京城专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最后一件是个铜镜,汉代的。
“这面镜子应该是汉代中期作品。”张副研究员语气生硬,“纹饰精美,保存完好,价值在二十万左右。”
南卓接过铜镜,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突然笑了。
“这确实是汉镜,但你们看这个铭文。”背上的文本,“''见日之光,长毋相忘'',这是典型的汉代铜镜铭文。但问题是,这几个字的字体有问题。”
他拿出手机,调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前几天在博物馆拍的同类铜镜,你们对比一下字体。”
众人一看,果然有明显差别。
“这面镜子的铭文是后刻的,原本应该是素面镜。有人为了提高价值,后加了铭文。这种做法在民国时期比较常见。”南卓解释道,“所以价值要大打折扣,最多五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