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贵到没人性(1 / 2)

幸好萧崇先捧着酒坛来了,瞬间驱散了雅间内宛如禅修的氛围。

二人一碰杯,回到人世间。

萧崇看起来是个粗枝大叶的性情中人,崔县令却不会小瞧任何萧家人,很是克制有礼。

在彼此舒适的安全范围内,聊得有来有往。

崔县令从未去过北方,只从好友卢君实的信上了解过丰源县的情况,一番话聊下来获益匪浅。

时至今日,无论崔县令怎么解释,都不会有人相信他与萧小侯爷并没什么交情,还不如坦然接受,顺便利用一二。

萧小侯爷在京城肆意妄为,在临安府指茅草屋为豪宅,得罪了不少世家,风评极差。

正好让京中的长辈们有点事做,省得整日替他谋划终身大事。

“崔大人,这是小店送给贵客的果盘。”程小棠笑眼弯弯地走进雅间,手上端着一个精致的盘子。

白白胖胖的小丫头身穿身绣着锦霞的海棠色罗裙,软糯乖巧又格外讨喜。

崔县令正要逗孩子两句,就看到方才还如老僧入定般的萧昀舒,一手接过果盘,一手牵着程小棠落座,“坐下喝茶,歇会儿。”

程小棠发现茶面上那只憨态可掬的神兽,惊艳得瞪大了眼睛,“这是貔貅嘛?”

“猜对了。”萧昀舒翘起嘴角,“喝下貔貅,就能赚大钱。”

听到这话,程小棠最后欣赏了一眼抱着元宝的貔貅,将茶一饮而尽。

任何有关发财的吉利话,她都秉持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

崔县令表情凝滞一瞬,少顷又摇头低笑起来,怪他被传言所累,想复杂了。

此刻一本正经哄着小棠宝的少年,分明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有了程小棠,聊天的内容越发轻松起来。

“冬日还有保存这么好的橘子?”崔县令舀起一瓣橘子放入嘴里,不由得眼前一亮,“好甜。”

程小棠对崔县令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言道:“这是用糖水泡的,若是保存得当,到过年都不会坏呢。”

这年头没有反季的大棚水果,运输速度又慢,每到冬天就几乎没有新鲜水果吃了。

即便是大户人家,最常吃的也是些晒干的果脯。

崔县令嘴巴刁又贪鲜,难得遇上喜欢吃的,忍不住又吃了好几瓣才停下来,“这般美味,为何不上菜单?”

程小棠一脸忧伤地伸出三根手指,“崔大人,三两银子一份,您买吗?”

“不算贵。”

崔县令下意识回道,然后就迎来了数道谴责的眼神。

甚至有他那不知何时站到对面去的长随,怀里抱着个小瓷罐,珍惜得不行。

“萧小侯爷觉得不值吗?”

别人嫌贵就罢了,刚收了吴中顾氏二十万两赔偿款的萧小侯爷,怎么好意思混在其中的?

这时候倒是没有半分佛骨天成的疏离感了。

萧昀舒坦然自若地给棠宝喂了一勺羹汤,淡淡道:“值,不代表不贵。”

“崔县令家财万贯,自然吃得起三两银子一个橘子的点心。”程小棠小脸上满是忧愁,“可我们小老百姓,一年也就攒下几两银子。”

“怎么可能有人舍得买呢。”

萧崇深以为然,“可不,有这钱都够买好几坛烧刀子了。”

大荣朝还没有广泛种植甘蔗,从西边传来的白砂糖及冰糖,是少数达官贵人及高僧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普通百姓,最常吃的是以稻米为原料的饴糖或用小麦做出来的麦芽糖。

而做糖水罐头要用到的冰糖,一斤可换一石大米,贵到没人性。

程小棠倒是能按照十积分一斤的实惠价格从系统商城中兑换,可惜不能拿出来。

老程家先建布庄,后开饭馆,跟真正的大户人家比起来不算什么,在关凌村已经算是数得上号的富户了,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

家里一百六十亩地所有人都看得到,连一根甘蔗都没有,总不能凭空出现大批蔗糖。

而若是按照市价制作,在武泰镇根本就没有市场。

在学会种甘蔗前,程小棠完全不指望卖糖水罐头赚钱,做的这批橘子罐头是以萧昀舒为借口,留着过年吃的。

赶巧在年前开了饭馆,用来送给贵客当赠菜,再适合不过。

萧昀舒和崔县令都认真地听着程小东家的生意经,哪怕对他们而言,一两银子跟一百两几乎没有差别。

但他们一个要考虑十五万踏炎军的粮草,一个想改善数十万钱塘县百姓

最新小说: 耍赖 全球灾变:我从古树开始进化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遇柠 我和你的重逢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无限修改神豪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都羡慕哭了 雪中春信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