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秦王知悉王师的动向,已经在调兵遣将,做好了迎战的准备。王师假如贸然出战,便等于以卵击石。景阳与乐闲反复商量,觉得出战完全没有胜算,不如及时班师回国。他们也不去通知西周公,竟趁着夜色悄悄地拔营撤走了。
第二天,西周公发现只剩了自己两千兵马,顿时惊恐万分,害怕秦军趁虚劫营,便立即下令撤军。
此番王师出征,竟然不战而归,白白地消耗了大量军费。洛邑那些商贾富豪,听说王师无功而返,担心钱财打了水漂,都拿了借贷凭证,来到王城向天子索债。
他们聚集在王宫门外,隔着宫墙高声呼喊:“还我钱来!还我钱来!”催债的声音传入宫内,周天子不敢出来应对,只得躲在后园的高台之上。后人称这座高台为“避债台”,还留下了“债台高筑”的成语。
却说得知对方撤走了兵马,蔡泽便鼓动秦王趁机出兵灭了西周国。他说:“姬延这家伙不自量力,竟敢纠合诸侯向大王挑衅。不如出兵把周王室彻底终结了,这也就开启了秦国的王霸之业。”
秦王对王师挑衅非常生气,自然同意蔡泽对意见,便让蒙骜领兵出了伊阙示威,又命令嬴摎从阳城向西进军,对西周国形成夹击之势。
王师出征无功而返,却引来秦军压境的威胁。西周国兵马不多,城池不固,根本无法防守。周天子耷拉着脑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主张抗秦的周最,在王师撤回之后,便明白大势已去,失望地离开了洛邑。西周公也没有办法,只能打算向秦国投降,免得秦军入城生灵涂炭。
他入宫向天子进言:“从前,太史儋就预言,五百年后周朝与秦国将合为一国。如今,秦国有统一天下的能力,三晋不久也将为秦国所有。与其等秦军入城后受到劫难,不如主动把土地献给秦国吧。”
姬延两眼失神,只是唉声叹气……
西周公无奈地退出,找来西周国的地图和户籍,来到秦军营寨主动投降。嬴樛派张唐押解西周公到咸阳报捷,自己等候秦王命令,准备带着兵马进入洛邑,前去接管西周国。
西周公出城投降,姬延明白周王室就要终结了。
从文王受命,再到武王灭商,周王朝由微而著,又由盛而衰,经历了八百五十多年。如今,周王朝就要在自己手里覆灭。姬延很想哭,但哭不出声来,自己愧对列祖列宗,有什么脸面哭哭啼啼呢!他知道秦军很快就会入城接管,到时自己会被缚了遭受羞辱,那更把列祖列宗的颜面丢尽了。
为了保住最后的尊严,姬延选择自己结束生命。他让仆从拿来一匹白绫,回到内宫悬梁自尽了……
周天子姬延死了,没有诸侯来吊唁,没有隆重的葬礼,只是被宫人收殓了草草地埋葬了。他也没有严肃的谥号,这一生愧对列祖列宗,人们给他私谥为“赧”,就是羞愧的意思,后人称他周赧王。
且说西周公入秦拜见秦王,向秦王叩头谢罪,献上了西周国的地图和户籍,共有三十六座城邑,人口三万多户。秦王接受了地图和户籍,把西周国纳入秦国的版图。然后,把西周公降为家臣,让他返回洛邑配合秦军入城。
西周公往返奔波,一路上非常辛劳。他疲惫不堪地返回洛邑,得知周天子姬延已自杀身亡,更觉得自己失土亡国之罪不可赦,没几天便抑郁而终了。西周公死后,太子姬咎被秦王废为庶民,迁到了惮狐地方。许多不愿归顺秦国的国人,纷纷地逃到东周国,可见人们还是不忘周朝啊!
秦王很快下令,废除周朝的国号,让秦军入城接收洛邑,嬴樛役使洛邑的壮丁,拆毁了周朝的祖庙,把周王室的祭器运回秦国,还要把传世大鼎搬到咸阳去。
在搬移大鼎的前一天,有人听到大鼎内传出阵阵哭泣之声。
这天夜里,嬴樛梦见周武王端坐在太庙上,把自己唤到跟前,厉声斥责说:“你怎么敢搬走我的重器,拆毁我的祖庙!”命令左右的人在背上狠狠鞭打他。嬴樛醒来,背上果真的留有不少鞭痕。
秦王终结了周王室,把周朝的重器陈列在秦国太庙中,在雍州城郊举行了郊祭大典。同时通告诸侯各国,要求前来朝贡庆贺,不来就要派兵讨伐。
韩王姬然率先入朝,向秦王俯首称臣。接着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也都派来使臣,向秦王表示祝贺。只有魏国落在后面。秦王勃然大怒,又派将军嬴摎去讨伐魏国,很快攻占了吴城。魏王非常恐惧,赶快派使臣向秦王谢罪,又把太子增送到秦国做了人质,表示魏国服从秦王。
蔡泽出任相国几月,让秦国终结了周王室,秦王论功行赏,封他为刚成君。但是,蔡泽突然位高权重,也招致别人的妒忌,便有人恶意诽谤他。蔡泽担心引来杀身之祸,竟称病辞去了相国。
秦国灭亡西周国后,秦王想整顿兵马再去攻打赵国。
这时,有谋臣劝谏秦王说:“臣下听说:贤明的君王对待他的臣民,普遍地进行教导并教给他们各种本领,因此官吏不耽误国家大事,民力也不会疲惫困乏。对于他们的言论,广泛听取而随时采用,因此国家的事业就不会衰败,丑恶的东西不会显露出来。臣下希望大王详察我的主张,从而使它发挥现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