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坚决不肯接任。赵王便强迫李牧出任,让他继续领兵守边。
李牧说:“大王非要用臣下守边,臣下还像从前那样,大王答应了才敢奉命。”
赵王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李牧又来到雁门边境,还是按照原来的章程。
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小怯战。守边的士卒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没有用武之地,也都希望能够与匈奴打一仗。
于是,李牧精选了一千三百辆战车,精选了一万三千匹战马,精选了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擅长射箭的士卒十万人。然后,全部组织起来进行训练备战。同时,把大批牲畜放到牧场,让牧人满山遍野地放牧。
匈奴兵马又来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后退,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匈奴单于发现这种情况,以为是个进攻的机会,就率领大批兵马入侵雁门。李牧早已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了匈奴。匈奴被包围斩杀,损失了十多万人马,单于带着残余兵马逃跑了。
李牧又乘胜进军,消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此后,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
且说燕王得知廉颇逃到魏国,以为赵国如今将领不济,打算联合秦国来夹击赵国,便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了人质。赵王也担心燕军趁虚而入,便把李牧从雁门抽调回来,让他统领赵国兵马,防备燕国的轻举妄动。
燕国太子丹来到秦国,吕不韦也想借此来要挟赵国,不仅要赵国划定河间之地的边界,还要赵国再割让五座城邑,来扩大自己在河间的封地。吕不韦担心赵国不会接受这些条件,正在为这个事情发愁。
门客世钧说:“为什么不让春平君回到赵国呢?”
吕不韦问:“他回到赵国有什么用呢?”
世钧说:“春平君原是赵孝成王最喜爱的人,本来是要继承王位的。可是建信君与一帮近侍嫉妒他,他们互相谋划,让他来秦国做了人质。如今赵偃已经做了赵王,我们中了建信君的计策了。继续扣留春平君还有什么益处呢?这不是白白地断绝与赵国的关系吗?您不如让春平君回去,他肯定会感激您的。他回到赵国,在赵偃面前也会说秦国的好话。这样,赵国就愿意割让城邑来事奉您了。”
吕不韦说:“好吧。”
于是,吕不韦召来春平君,对他盛情招待一番,同意让他返回赵国。
春平君回到赵国,自然心情非常复杂。自己本是父王册立的太子,结果却被赵偃占有了王位。如今既然木已成舟,自己也不能再说什么,只是痛恨建信君这帮人。但是,这些只能存在心里,绝不能流露出一丝一毫。
春平君见过赵王,表示对弟弟忠心拥戴,愿意为国家尽心竭力。
赵王感觉兄长一片赤诚,也就从此放下戒心,让他参与国家政事。
春平君从秦国归来,建信君最为紧张害怕,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魏魁见建信君忧心忡忡,劝他主动让出相国来,免得遭致灾祸。
魏魁说:“有人设置绳套来捕捉野兽,却捕捉到一只老虎。老虎奋力挣扎,最后挣断蹄子逃脱了。实际上老虎不是不爱惜自己的蹄子。但是不能因为爱惜小小的蹄子,而伤害了七尺的身躯。这是衡量利害的结果。如今赵王拥有一个国家,不只是七尺的身躯。而您的身体对赵王来说,恐怕还不如一个小小的蹄子呢。希望您认真考虑这些事。”
建信君无奈地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