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法令,增强兵马,整饬政教;选拔将士,尊重大臣,提高他们的爵位和奉禄。最终使秦国兼并天下诸侯,占有他们的国土,臣服他们的国王,在天下树立威名,取得像周王室一样的地位,使大王成为上天之子。臣下听说,不仁爱的人也有主动散尽家财的时候,不勇敢的人也有主动牺牲生命的时候。臣下以为自己太幸运了,这辈子到死也不足以回报陛下的知遇之恩。然而,还是被陛下怀疑忠诚,像臣下这样就应当乱刀砍死,用来警示天下人啊!”
始皇帝流着泪解释说:“朕并没有怀疑爱卿。爱卿是朕最信任的忠臣!你们还是商议册立太子吧。”
李斯冒死磕头说:“现在路途遥远,如果下诏让大臣们商议,恐怕发生意想不到的阴谋,臣下请陛下册立胡亥为太子。”
始皇帝说:“可以。”
于是,始皇帝下诏,册立胡亥为太子。
完成了这件大事,始皇帝如释重负,当晚便一命呜呼了!
始皇帝驾崩,只有胡亥、李斯、赵高,以及几个亲信宦官知情,其余的人都被蒙在鼓里。李斯为了保守秘密,把始皇帝的尸体安放在通风凉爽的车子中,每天进献饮食、百官奏事,还像往常一样,宦官假托始皇帝批准百官上奏的事。
銮车离开沙丘,把辎重车丢在后面,马不停蹄向着咸阳方向而去。
在途中,李斯与赵高商量拥立太子继位的事情。
赵高说:“返回咸阳后,安葬陛下,太子继位,这些事恐怕不会顺利啊!”
李斯说:“有陛下诏书在此,怎么会不顺利呢?”
赵高说:“陛下的长子扶苏,他与蒙恬统领着三十万兵马。如果扶苏对胡亥心有不服,那岂不是要出大乱子吗?”
李斯心想:始皇帝担心死后有大臣纷争,以至临死都放心不下。自己承蒙陛下的信任,自然不能听任这样的情况出现。
他对赵高说:“中车所言也正是我所担心的,那该怎么办呢?”
赵高说:“陛下病重期间,给长子扶苏有封信。这几日事情忙碌,我还没来得及派人送出。信中说:将兵马交予蒙恬,速归咸阳……”
赵高狡黠地眨眨眼睛,放低声音向李斯提出一个办法……
李斯早知道赵高与蒙恬、蒙毅有很深的过节,但矫诏赐死扶苏、蒙恬,真不敢这样胆大妄为。所以,只是在那里沉吟不语。
赵高有些急了,开门见山对说:“丞相也不想想,如果扶苏得志了,必然重用蒙恬,您还能做丞相吗?”
李斯想想,也的确是这样,便点了点头,默许了他的做法。
于是,赵高伪造了一份诏书,指责扶苏为子不孝,为臣不忠;指责蒙恬治军无方,长久无功。一同赐命自杀谢罪,把兵马交给副将王离。然后,用始皇帝的玉玺把诏书封好,派使者捧着诏书到上郡交给扶苏。
扶苏打开诏书,顿时哭泣起来,进入内室就要自杀。
蒙恬阻止说:“陛下在外巡游,并没有册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守卫边疆,让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公子就立刻自杀,怎么能知道没有虚假呢?希望公子再请示陛下,证实了再死也不晚。”
扶苏对蒙恬说:“父皇命儿子去死,还请示什么呢!”
他立刻抽出佩剑,竟自杀而死。
蒙恬不肯自杀,使者将他交付法吏,押到阳周监禁起来。
使者返回汇报胡亥,李斯、赵高都非常高兴。
銮车继续前行,过了井陉,到达九原。一路上天气炎热,始皇帝尸体不断发出尸臭味。李斯担心泄露了秘密,便下令随从官员车里都装载一石臭哄哄的鲍鱼,让人们发现不了尸臭。
车马一路行进,从直道返回了咸阳,这才向全国发布始皇帝驾崩的告示。
九月,由太子胡亥主持,把始皇安葬在骊山陵墓。
嬴政当初刚刚即位,就开始修建骊山陵墓;到统一天下后,从各地征集七十多万徒役,凿地三重泉水那么深,往里灌注铜水,填塞缝隙,把外棺放置进去。又修造了宫观,设置百官位次,把珍奇器物、珍宝怪石等,都搬了进去,放得满满当当的。又在陵墓东南不远,挖掘地下构造兵营,用陶土制成战车、战马、士卒,把他们排列成阵,保护着始皇帝的安全。命令工匠制造由机关操纵的弓箭,假如有人挖墓就能射死他。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用机器递相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
胡亥说:“先帝后宫妃嫔没有子女的,放她们出宫很不合适。”
于是,把这些妃嫔全部殉葬了。有人说工匠制造了陵墓机关,陵墓所藏宝物他们都知道,恐怕会泄露出去。于是,在葬礼完毕后,宝物都已藏好,就封闭了墓道的门,把工匠们全部封在了里边。
始皇帝的陵墓像一座山,上面栽种着各种草木。夕阳照过来,投下一个沉重的阴影;秋风吹过去,发出一阵凄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