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岳父是李世民
  4. 第七百九十八章 珍贵的苗头
设置

第七百九十八章 珍贵的苗头(2 / 3)


张大象忧心道:“在天竺打下来的土地交给吐蕃人治理吗?”

许敬宗摇头叹道:“如果真的交给吐蕃人来治理,小赞普的目的就达到了,他想要的便是这个结果。”

众人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一般这种事情李义府都是不说话,他也不敢参与众人的议论。

张大安低声道:“吐蕃的都护府的章程如何了?”

闻言,张大素拿出奏章看着,“这两年因为禄东赞的坚持一直没有落成,因逻些乃是吐蕃的王廷所在。”

许敬宗颔首道:“既然现在王玄策攻打天竺已经大胜,吐蕃的都护府就必须要建立,若是禄东赞不答应,就带松赞干布的手令过去。”

炉子的小锅传来汤水翻滚的声音,茶叶蛋的香味飘荡在正堂中。

张大安皱眉道:“若是禄东赞还不答应呢?”

闻言,张大象也是点头,“这一次吐蕃的小赞普来到长安城与松赞干布的谈话就像是交代后事,现在禄东赞已无后顾之忧了。”

李义府拍案道:“许尚书,下官愿奔赴一趟吐蕃!定让都护府建好。”

张大安给他一个眼神示意不要着急,又道:“如若小赞普不同意,那么天竺的领地就不给他们,大唐可以安排值得信任的天竺人来自治,吐蕃想要这块肥肉就必须要我们答应。”

平时张大安的话语很少,可他往往就能说出一两句很关键的话。

礼部既然商议好,众人也就散开各自忙各自的事。

终于许敬宗的目光落在了狄仁杰身,这小克星手里拿着的是回鹘人的奏报。

这小克星还看得挺认真的。

“许尚书,我要吃柿子。”

“没有!”许敬宗当即回道。

狄仁杰缓缓放下奏章,低声道:“那小子就去找你家夫人,她会给买的。”

“小混账,你莫要欺人太甚。”

许敬宗吹胡子瞪眼,想要和这个小克星拼了老命。

狄仁杰惆怅道:“也不知道怎么了,除了柿子还想要点甘草。”

“你!”许敬宗额头青筋直冒,呼吸沉重地拿出一小袋铜钱,对一旁的文吏道:“去买些柿子和甘草。”

“喏!”

“不要买多了,他吃不了多少。”许敬宗又是叮嘱。

天竺的战报到了,朝中武将们跃跃欲试,想要文治武功的大唐皇帝,意外地发现此刻的朝堂与自己所想有些偏科。

本想着提高中原子弟入折冲府的年纪,年满二十岁才能入军削减中原各地的兵力,可这战报一来,武将这一块战意很高,朝中武将请命出战的奏章越来越多。

全长安城的杀才,都想要冲向波斯,将那大食人碎尸万段。

李世民惆怅地长叹一口气,一时间思绪有些跟不变化了。

长孙皇后带着一卷布匹而来,她行礼道:“陛下,这是骊山今年新制的棉布,青雀游猎回骊山之后就让人送来了。”

骊山的棉布做工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棉布看起来比往年更顺滑一些。

李世民拿在手里观察着其中针线,整齐而紧密,棉线也比以往更细了,拿在手里也更舒服。

长孙皇后给陛下倒一碗茶水,又道:“说是今年骊山的棉布更多了,比之去年还要多出五倍。”

“嗯?这么多?”

“说是他们改造了工厂的缘故,有很多器械都换下来,问宫里要不要?”

这话让李世民神情一怔,再问道:“骊山制造的器械?”

“嗯,具体的妾身也不懂,都是一些骊山换下来的器械,原本想着宫里要这些器械也没用,就没有先答应,骊山是想让宫里开价买下。”

李世民颔首道:“要多少银钱。”

长孙皇后又道:“说是要五千贯。”

“呵。”李世民冷哼一声,“他不要的器械开价五千贯,让朕去买?当真是多钱善贾,以为朕会他的当。”

知道陛下与张阳不对付,长孙皇后又道:“不过青雀还说了,这些换下来的器械骊山留着也没用,说是可以帮助宫里多一些织衣。”

现在后宫的人越来越多,花费对朝中来说也是巨大的。

如果说用了骊山的器械可以宫中多一些布匹,倒也可以解决一些头疼的用度。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皱眉道:“跟张阳说,朕愿意用五千贯钱的铁料与他换。”

长孙皇后摇头,“青雀早就料到陛下会这么说,他说骊山只要精铜。”

“还要精铜?难道他骊山也要铸币不成?”

李世民心中百般不愿被骊山占了便宜,又拍案道:“这青雀……”

话语还没说出口,又觉得有些理亏。

当年宫里最困难的时候,还要青雀来接济。

又只好沉声道:“那便买下来。”

宫里的动作很快,当天满满当当一大箱子的精铜送到,张阳就让人将骊山换下来的旧器械送去。

随着骊山的工艺水平越发朝着精益化靠近,当初的流水线早已淘汰,现在的生产效率是当初的三倍左右。

张阳和李泰并不担心宫里会专研这些器械,提升生产力超过骊山。

在蒸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