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岳父是李世民
  4. 第七百九十八章 珍贵的苗头
设置

第七百九十八章 珍贵的苗头(3 / 3)


汽机面前,一切的人力制造都是徒劳。

李泰笑道:“有了这些铜,今年暂且不用愁了。”

走向骊山的工厂,这里有三台蒸汽机正在运作。

最初的原型机是最庞大的,李泰带着人几番改造之后,余下的两台舍弃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冗余结构,让蒸汽机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效率的最大输出。

将这里的事情交给铁匠们,张阳迈步走向骊山。

有了蒸汽机之后,骊山的生产力一直都在升,从一开始的两倍到之后的两倍半,再到现在的三倍。

这种提升的效率很是恐怖,要知道人们从手工制造到成作坊的集体形式的劳作,这个过程的变化用了百年。

可骊山从一开始的小作坊制造再到现在的蒸汽机,只用短短五年。

而之后的提升便是巨大的,到了这一步,便让人有了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因为之后的进展已经不是自己可以阻挡的。

骊山会以一种难以估量的速度迅速发展。

就像是松赞干布说过的,人类最初与野兽抗争,古人的先祖有巢氏为了躲避野兽就教会了人们在树建房子,燧人氏教会了人们用火来炙烤食物,人们不再如芒饮血,让疾病减少,让人的寿命延长,这个过程又用了近千年。

骊山已经找到了工业发展的苗头,这个苗头很珍贵,也很难得。

“爹爹!”听到女儿的呼唤声,张阳回头看去。

小清清骑着熊而来,“娘亲让爹爹回去盘算家产。”

“嗯。”张阳重重点头,加快了脚步。

皇帝的封赏还没好好整理过,张阳走到华清池边,小武与小慧正在帮着李玥整理家产。

坐了好一会儿,她都没有发现自己,注意力全在一份份的田册。

“泾县一共一千五百亩地,算食邑每年一百三十一石。”

小武敲着算盘又道:“栎阳有地两千五百五十三亩,每年食邑两百石。”

算两地的田亩,骊山占有的田亩有四千余亩。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