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还算少的。
像姑爷这般清寡欲的怕是死绝了。
林嬷嬷张望谢云初的背影,姑娘生得这样美,身段又好,姑爷没理由不喜欢,林嬷嬷快要愁了,等有了小主子,发誓再也不操这些,任那姑爷修身养性去。
谢云初由春祺搀着慢腾腾往浴桶里坐,春祺蹲在身后替舀水,轻轻跟咬耳朵,
“姑娘,今日姑爷寿辰,您把贺礼给卖了,打算拿什么做寿礼?”
谢云初撩了撩湿发,睨了一眼,“婚两年,他送过像样的礼物给吗?”
“生辰他可陪吃过一顿饭?”
春祺回想往日的光景,眼眶立即发酸,“就是呢,是奴婢多嘴,是奴婢想岔了。“
不是想岔了,是跟着谢云初这么久,习惯主子事巨细关旁人,包容旁人,
春祺想一会儿,抽己一耳光子。
谢云初笑,“好啦,怪不上你,要怪怪己,明的太晚。”
*
书房。
王书淮回来先沐浴更衣来书案后坐下。
今夜是明贵当值,他收拾一番浴室回来,神情便有些怪怪的。
王书淮急着写一份书信,吩咐他研墨。
明贵一面研墨,一面忍不住嘀咕,“二爷,您有没有觉得少奶奶近来不同了?”
王书淮听这里,眸光微闪,并未抬,不动声色问道,“处不同?”
明贵停下来,担忧道,“以往您在府上,少奶奶总要亲来送羹汤,不仅如此,还要给您研墨,可谓是红袖添香...”
王书淮听“红袖添香”字,锐利地抬起眼,吓得明贵脖子一缩,明贵倒是脸皮厚仗着有来不怕王书淮责备,硬着皮道,“而且小的觉着,少奶奶已许久不曾给您做衣裳了。”
过去每月都要送两轮衣裳来,这两月丝毫不见动静,导致他方才整理王书淮衣柜时,发现主子已许久不曾穿过新衣裳。
明贵话里话就是告诉王书淮,谢云初没有过去那么在乎他了。
王书淮双目沉沉盯着雀跃的灯火,好一会没说话。
连明贵都察觉出来,便需质疑。
看来是他一直过于信任,着实待他大不如前。
今日是他生辰,却只顾着与人饮酒作乐,将他忘得干干净净。
王书淮忽然回想,去年生辰谢云初做了什么?
亲手绣了一架玲珑百转九扇屏风,象征夫妻二人久久,至今那驾屏风还摆在他内书房。
这一比较,冷暖立现。
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从三月五日那晚开始。
愤愤不平将他拒之门。
从那时起,不再亲下厨,也不曾他动针线,更不曾来书房与他说几句柔情蜜意的话。
既是如此,那一晚又是如缱绻婀娜在他身下舒展身姿,跟他做那种事的。
恼怒不可遏制爬上眉梢,俊美的面庞褪去那一层温润的保护色,露出一丝冷冷的暗藏着压抑的阴沉。
他了给撑腰,纵容不去上房伺候,了安抚,当众割了孟鲁川的舌。
还要怎样?
如果谢氏真这般不知好歹,想和离,他也不是不能全。
*
春宫。
公主挥退众儿子儿媳,揉着发胀的额尖往内寝去,国公爷眉开眼笑上前,扶住疲惫的身子,将安置在宽大的拔步床上,又寻来安眠的引枕垫在身后,个儿坐在一旁静静望着妻子。
“你这下满意了?”公主慵懒地靠着引枕,微微抬起下颌,舒展发酸的脖颈。
国公爷爽朗一笑,“孙儿有出息,能文能武,岂能不满意?”
公主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撩眼睨着他,“你那儿媳妇啊,这辈子最大的出息的也就是生了个好儿子。”
提起姜氏,国公爷脸上的笑意淡了些。
公主见他如此,饶有兴致逼问,“今日已当众公布了书淮嫡孙的身份,论理姜氏便是你王的媳宗妇,接下来中馈是不是得交手里?”
国公爷知道公主这是负气吃味,失笑道,“姜氏那个糊涂性子,别说是中馈,万事都不能过的手,从来就没想过让掌。”
公主侧倚着,撑额问他,“那世子呢?世子之位你打算如?”
国公爷神色不变,抬手替松乏双肩,动作流畅而熟练,“殿下,臣这爵位是皇所赐,陛下让谁承爵就让谁承爵,哪有臣置喙的余地。”
这已经是推诿了。